教育部共有75所直属高校,其中有三组高校的校名总体相同,以括号加地名区分,下面结合有关公开信息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5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总部撤销,在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设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均在武汉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于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50年3月,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搬迁至江苏徐州办学,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9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更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独立办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中国矿业大学校址设在江苏省徐州市,设有南湖校区和文昌校区(均位于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设有学院路校区(在海淀区)、沙河路校区(在昌平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学校迁址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渐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2000年2月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各自相对独立办学。2005年1月,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分别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办学主体在山东省青岛市,在青岛设有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在东营设有东营科教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组高校都分别是由原来的一所学校逐渐形成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真正是同根同源。

这三组高校的前身汇聚了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在相关业务领域处于一流水准,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我们祝愿这三组高校为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