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也门的胡赛武装绝对是中东伊斯兰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武装力量。之所以说胡赛武装还只是一股武装力量,就是因为它还没有获得也门的国家政权,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国家的武装力量。但是,就是这支尚未获得也门国家政权的武装力量,却做出了让世界许多国家大吃一惊的举动。巴以冲突以来,胡赛武装立刻宣布对红海航道上的以色列货运船只进行了禁运。而美国航母舰队气势汹汹前来护航,高呼“航行自由”,甚至对也门国土和胡赛武装进行空中袭击的时候,胡赛武装也毫不畏惧,立刻用无人机和反舰导弹进行了还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美国拼命否认强大的核动力航母“艾森豪威尔号”没有受伤,但事实胜于雄辩,美军航母已经灰溜溜撤出了红海海域,这就是胡赛武装的胜利啊!尽管敌强我弱,但是胡赛武装敢于亮剑,这就是一种胜利。而能够击伤综合防护力强大的美国核动力航母,让美国一只航母战斗群灰溜溜跑路,那就是了不起的胜利,也是伟大的胜利啊!

如今,胡赛武装是要乘胜追击了吗?据外媒报道,鉴于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略已经激起全世界尤其是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怒火。胡赛武装决定派遣一支大约2万人的部队,徒步1600公里,穿过沙特和约旦两国,前往加沙地带,支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击以色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样的一份报道,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因为这种事实在有些让人匪夷所思。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要携带武器装备,借道前往另一个国家参战,这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是很难同意的。这是政治上的难题。

而数以万计的异国武装分子借道入境,一路上的交通运输和基本生活物资,以及后勤保障,又该如何协调。这是经济上的难题。

军事上的难题就是这么庞大的一支异国的武装力量,要如何保证他们不会节外生枝,还有就是每天都需要进行的军事训练和战术科目的选择,应该如何保障。就算胡赛武装都是一些轻步兵,又是徒步行军,没有什么重型武器装备需要油料、弹药、机械维修等后勤保障。但几万人的行军,那也是和我们普通人日常进行的徒步旅游,完全是两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难题,那就是地理上的难题。

胡塞武装所存在的的也门共和国地处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处阿拉伯半岛的西北端,其西部就是埃及的西奈半岛!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如果依托陆地交通,也门和以色列中间还隔着沙特阿拉伯和约旦。

就海路而言,胡塞武装在红海南端,以色列在红海北端。所以胡塞武装去支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的话,肯定直接北上走海路,穿过苏伊士运河,然后在加沙地带的沿海地区登陆是最方便的。但是众所周知,胡赛武装基本没有海军,仅有的海上武器装备,也就是一些导弹快艇和武装民船。至于要在红海远航,基本不太现实。而且远航期间,曾经被胡塞武装打击的美国航母舰队,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至于埃及让不让胡塞武装的运兵船过苏伊士运河?这个也很难说,因为埃及也不想惹太多的麻烦。至少在表面上,埃及现在不想公开得罪以色列和美国。

好吧,就算胡赛武装的运兵船到了加沙沿海地带,还要遇到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的海军舰艇。这里,就要详细介绍一下以色列的海军了。

以色列海军大约有一万余人,主要舰艇分别为护卫舰和潜艇。舰艇数量不多,主要是3艘轻型护卫舰和3艘根据德国技术研发生产的“海豚级”常规动力潜艇。但是这种海军实力,已经足以吊打中东很多国家,尤其是胡赛武装这种基本没有啥像样海军舰艇的地方武装。一旦被海上拦截,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既然海路通道是条死路,那么就只有陆地通道了。胡赛武装要从陆地上去支持加沙地带,肯定要经过沙特和约旦。沙特前几年还和胡塞武装直接干过架,但是被胡塞武装打的落花流水。如今虽然逊尼派大哥沙特和什叶派小兄弟也门胡赛武装和解了,但能否松口,也很难说。就算沙特借道让胡赛武装通过,那么怎么过约旦?要知道约旦在最开始的几次中东战争中,基本上已经被以色列彻底打服了!不说约旦基本上已经躺平,在美国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已经与以色列基本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算是一个潜在的盟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是约旦迫于伊斯兰世界的压力,让胡赛武装通过。那么过境就是以色列,还是到不了巴勒斯坦。根据联合国规定的1967年界的巴勒斯坦国土,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确实是与约旦接壤的,但是那只是名义上。就实际上而言,以色列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拆分的七零八落,使得巴勒斯坦已经事实上彻底不和约旦接壤了。所以胡赛武装不管是走海路,还是走陆路去支援加沙的哈马斯都是不太现实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胡赛武装的数万人只能化整为零,通过分散的秘密通道潜入加沙地带参战了。但是这样一来,分散的胡赛武装战士还能否形成有力的拳头呢?在军事上兵力分散可是大忌,这又该如何解决?

所以,当也门胡塞武装于2023年11月启动这场穿越沙特的远征时,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一片讥嘲和挖苦。确实,也门是中东最贫穷落后的国家,而胡赛武装也没有完善而正规的后勤保障,他们被描述为衣衫不整、装备简陋,甚至有些人还穿着拖鞋,看起来更像是逃兵而非战士。然而,就是这支看似不起眼的队伍,被外国媒体戏称为“拖鞋军”的胡赛武装,他们反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七个月后,当最初时候的4000名胡赛武装,逐步扩充至20000余人,而现在出现约旦的胡赛武装,已经拥有了至少5万大军,而且还是服装、武器包括后勤都已经颇具规模的时候,全世界当然会为之震惊。

在这七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胡赛武装是如何完成了从穿着拖鞋的散兵游勇到精锐士兵的转变?又是如何从最初的数千人,直至汇聚成了5万余人的大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胡赛武装的远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勇士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上。而对于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各国而言,胡赛武装的徒步远征,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战士加入他们的行列。

其次,胡赛武装的徒步远征,也获得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首肯。就算迫于美国的压力和以色列的威胁,他们不可能从国家层面给予公开支持。但私下里,肯定也会赞赏这种勇敢者的行为。而基层的人民群众,也肯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这些不远千里,驰援阿拉伯兄弟的勇士。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胡赛武装的战士们被城市居民夹道欢迎的场景,看到他们脖子上挂着象征祝福的花串,看到孩子们炽热的眼神和伸出的小手,让世界不禁为之动容。他们用双脚验证了信仰的力量,也收获了来自阿拉伯世界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有了阿拉伯民众的广泛支持,胡赛武装的徒步远征,当然也就不再有后顾之忧。徒步行军1600公里,沿途都有各种生活和休息驿站。缺少武器弹药吗?自然也有其它国家的阿拉伯兄弟友情援助。甚至在他们经过的某个神奇的大沙漠,还会在沙漠中瞅见各种“无主”的重型装备,肯定是油料、弹药齐全,甚至连阿拉伯语的说明书也是齐备的。

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一幕。经过7个月的徒步远征,胡赛武装开始了蜕变,而按照沙特媒体的说法,正是因为这一次的远征,吸引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关注,大家开始团结在一起。起码,这个时候的远征队伍中,绝对有一大批战士是来自其它阿拉伯国家,甚至还有其它非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战士。甚至有小道消息说,阿富汗塔利班也有派遣精锐战士来到沙特,加入了胡赛武装。

这些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先不伦真假,对于以色列和美国来说,肯定是需要严肃对待的。胡赛武装的战斗力先不说,阿富汗塔利班也不用说了,那都是打了几十年游击战的老油子,如果他们进入加沙,哈马斯凭空得到这么一大批生力军的支援,这个仗还要怎么打?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战士加入哈马斯,参加加沙的巷战,那还没什么可怕的。但如果中东各国在审时度势之后,开始了中东大联合,逊尼派和什叶派和解之后一致对外,大家一起开始联手围剿“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和它背后的美国又该怎么办?

这种噩梦般的场景,会不会出现?按照现在巴以冲突的情形来看,已经不是会不会出现的问题,而是一定会出现的问题。至于何时会出现,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那就真的要看以色列和美国下一步打算怎么走了!

要和平,还是要战争?这是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