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创意广告的第3232期推送

加入社群请后台回复“社群”二字

作者:梧桐

视觉:小倩

“吃料理包,听垫音歌,看AI图,品预制人生”。

比起这句网友对“预制”生活的调侃,冒着热气的包子、发出嘶嘶声的可乐气泡、现场围观的一手趣闻.......这类琐碎日常中动态的“新鲜感”,往往扮演着把人们从重复日子里拉出来的“救生员”角色

品牌也忙着找寻大家记忆中的鲜活元素,并盖上一层名为创意的保鲜膜,看一眼,感官体验重新“活”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果泡沫网套”,一种风评两极分化的包装道具。被用来保护水果、留住水果香甜的一面值得肯定;趁机迷惑群众眼睛、掩饰表皮瑕疵的一面又忍不住让人想要吐槽。但当它包裹的不是水果,而是果味产品,意外的萌感就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搭”一改,我就是最“新鲜”的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视我的眼睛,感受我的“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是2D外衣,也一样“有那味儿了”

在FRUITY COFFEE夏季专属的「果咖」产品中,设计师不仅根据水果的酸甜特质,制作了一套眼睛小小、动作娇娇的水果人物包装,还配上了点睛之笔的“泡沫网套”,视觉上的俏皮感和感官上的新鲜度原地飙升。

同样是为了突出产品的新鲜感,日本和歌山县出产的柑橘汁,则是把重点放在了“水果包装网兜”上,和新鲜柑橘一同对比出镜,有种连配料表都不用加了的“省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瓶果汁=4颗橘子的直观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迫症患者看舒服了

阿广:马上实测,果然套了网套的矿泉水更清甜了(心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饱满、红艳是我们判断水果成熟的标准,但如果要精确到“苹果落地”般的某一瞬,记忆往往搜寻无果。新西兰糖果品牌Pascall就用一个巨大的橡胶草莓和一根大头针,把草莓成熟的“瞬间”复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熟之时,也是路人的“惊吓”之时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这颗草莓慢慢变大,膨胀到和“大头针”亲密接触的那一刻,也是它成熟爆汁的瞬间。品牌甚至还在过程中发起了“这颗草莓会在几月几日、几点几分爆炸”的有奖竞猜活动,免费彩票般引发了不俗的传播度和参与度,把糖果销量也带上了新巅峰,谁看了不得说一句:这是真·营销鬼才。

如果觉得做创意装置太麻烦,还有直接上“原产地”的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宣传自家食品原材料的自然新鲜,英国超市Sainsbury's直接立起透明取景框,将果园“即时”的新鲜一面作为宣传海报,不失为是纯0添加的“所见即所得”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巴克的绿、蒂芙尼的蓝、爱马仕的橙、可口可乐的红……这些颜色认知一旦在大家头脑中形成,往往就不会轻易褪色,把“品牌黄”玩出花样的麦当劳,就不忘给自家的王牌产品设计了一组辨识度拉满的“潘通色号”海报。

不管是芝士黄、生菜绿、番茄酱红这些常见的颜色,还是牛肉饼、汉堡胚、酸黄瓜等难以具体形容的颜色,在这套色卡里都加上了一个共同的前缀:麦当劳x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亮一点和暗一点,都不是麦麦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沙拉”脑袋拥有了自己的专属色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谁在孜孜不倦喜欢“酸黄瓜”啊

只用了很少的文字和排版,就展现出麦当劳原有的新鲜与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鲜”不只出现在事物成熟的那一瞬,事实上,“长毛”也是一种保鲜,正如兵马俑、木乃伊这类因为隔绝了空气而始终保持着原状的文物,也常常被冠以“新鲜出土”的概念。潮牌CLOT联动乔丹打造的联名鞋,就曾脑洞般融入了这种“反向保鲜”的思路。

作为正如海报展示的,这款以兵马俑铠甲为设计基础的新品,不仅在用色上和陶土受到氧化后产生的“铜锈色彩”相呼应,还在“亮相”场景上还原了“文物出土”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违和感,这种新奇的表现形式反而让人自动联想到“复古”这一点,惊叹于这种“复古”程度,这双联名所传达的古韵今味、年轻和传统混搭的风格,似乎也不费力地进入了人们的头脑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种说法叫“广告的本质是幻象”,不管是仿生包装设计,还是场景还原,都是在刺激看的人调动已有的感官体验,当这些真实的经验感受浮上心头,品牌不用刻意地咬文嚼字,就已经和“新鲜感”绑定在了一起。

同理,希望大家从这些营销的“新鲜感”中,幻想下自己琐碎日常的鲜活场景,比如,“准点下班”的新鲜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