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开始中考,有10.95万考生参考,规模近乎于高考的两倍。

也就是说,有10.95万个家庭早就严阵以待,今早一路斗志昂扬地奔向考场。

上午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就如调侃所言,如今的考试,作文是家长们唯一还能置喙几句的地方。

果然,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第一时间流出,具体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作文题目,家长群开始议论纷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初二家长们看到题目纷纷表示很容易,而初三家长们却多半觉得题目很难。

初二家长们觉得容易:

一是因为八下作文有个重点模块,就是旅行相关,可能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着重写了和北京文化相关的内容;

二是因为毕竟不是自己娃在考场上中考,没有牵肠挂肚的痛苦,打眼一过觉得写过,就认为简单。

而初三家长心情不一样:

一方面因为北京文化作文中考考了好几次相关题目,很多家长判断今年不会出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没有作为重点。

另一方面,就算孩子写过相关题目,但是在考场上能否好好审题,把已有的素材迁移过去也是个问题。

小红书上很多家长说孩子写的不是北京,写成了其他地方的游记,这也是提前准备作文的坏处。

有些熊孩子根本不仔细审题,一看写游记,大笔一挥,喀喀喀就把写过的旅行作文搬上去了。

有家长认为这个题目有歧义,也可以不写北京。这个题木毋庸置疑,就是应该写北京。

作文题目前面以举例说明题目要求,列举了北京的一些知名景点,然后又以“漫游北京,寻古访今”一句对地域进行了限制。

至于不写北京的作文如何处置,就看判卷标准怎么进行宽严调节了。

作文题目流出的第一时间,总有机构老师们给出方向上的解读,大家可以作为大方向上的参考。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从家长角度看,我觉得既有意料之外,又有情理之中。

先看意料之外。

北京文化相关的作文2019年和2023年分别考过,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常规命题思路,2024年间隔这么短的时间应该不会再考。

但是,命题组就是这么预判了老师和家长们的预判,把题目出在了意料之外。

看来以后北京文化相关得360度准备了,听说读写行北京,胡同博物馆都走遍……

其实走不走没那么重要,对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和风貌的理解更重要。即便把北京用脚量了一遍,但是不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没有家国情怀也白搭。

再看情理之中。

这个作文你说难吧,不难,毕竟游记类作文是八下的重要部分,大家也都写了,而北京文化相关作文作为往年中考出题点大家估计也都练习过。

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的大方向提出好几年了,帝都作为首都,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也最需要以身示范如何把语文教育提升到大国自信的高度上去。

这考验的是,我们是否对语文学习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对中考作文背后隐含的更深层的要求是否有过深入思考。

出题方向说完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中考作文得高分。

关于这一点,我们作为家长还是要打破对中考作文写作的套路化认识,从思维提升角度去看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作文不只是妙笔生花、文彩超群的另类“八股文”,而应该是逻辑、态度、思维方式、思想和格局的结合体。

如果我们只看重套路,去背一些非常华丽的辞藻堆砌的东西,但是缺少自己的思想,作文也能写,但肯定分数高不了。

当然,中考作文判卷柔和,作文与作文之间差距并不大,这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成长需要。

但即便如此,好作文与一般作文也能差出5-10分,在一分一操场的中考里,这可不是个小分数。所以作文还是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的。

中考作文写作要培养一种思维方式,这其实是套路的“高阶版”,也就是不只是文章结构上的套路,还有思维方式上的套路,这个需要通过大量写作的练习。

比如北京文化这个,可以反复出题,听说读写行“北京”可以出个遍,按照套路作文,你手里可以准备素材,但是如果你不会思维方式上的套路,你就没法把素材灵活运用。

所以作文写作除了准备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审题,通过审题明白出题人想要的是什么,避免跑题或者剑走偏锋。

实际上,从今年考完试部分孩子的反馈来看,不写北京写外地这种是很低级的审题错误,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还是套路化作文的后果。

孩子一看游记,心中大喜,自己准备过,根本就没想着去仔细研读一下题目。

其次,是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要多审题,一个题目练习从多角度多主题入手,选一个自己最拿手的去写,同时还要练习一篇作文同时符合两类文种的要求。

比如兴趣爱好+成长励志类可以写在一起,地域家乡+传统文化类可以写在一起等等。这个写作上的思维方式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的。

除了一文之内融入不同主题思想,还要学会迁移使用材料,尤其是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特别考验孩子的临场发挥能力。

而临场能够发挥的根本还是在于能力到位,熟练应用。所以,不管哪个角度都在提示,作文要多写多训练。

实际上,从作文出题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还是有章可循的,以往考试可能确实范围扩散很大,但是这几年语文考试回归课内的趋势之下,作文题也是课内练习过的。

这又提示我们千万要重视课内学习和练习,从踏入初中开始就要重视每一篇作文的写作,按照中考作文要求出发去训练。

否则都堆到初三突击,根本来不及,或者准备了应考作文,但是孩子审题和迁移能力不到位,也还是写不好。

最后一点是要重视生活细节,培养家国情怀。

中考作文除了题目一,还有题目二,题目二作文出题很自由,体裁一般是想象文,这其实也是思维定势,今年出了“盘中餐”,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

加上今年的各区模考作文也在提示,生活细节很重要,可能出题人也意识到了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太多生活太少了吧,有意引导。

生活细节包括衣食住行和劳动,也可以和其他题目打通,但是从题目本身出发去写生活细节就只能写出一篇很平庸的作文。

如果能上升到家国情怀,立意立刻就上去了,得分自然也不一样。

比如有的孩子老家文化很独特,今年的题目二写客家美食+客家文化的组合,就比家庭美食和温暖的家庭生活独特一点。

而地域美食和地域文化通过某种方式传播到海外,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立意上可能就又高了一截。

但是不管怎么写,考场作文求稳比求新更重要,能够稳定地拿到36分要比有风险地去追逐39分更值得追求。

年轻人的优势固然在于敢于冒险,但是这不适合一分一考场的淘汰性考试选拔的场景。

总之,从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来看,我们新初三家长更要注意的是打破思维定势,要舍得在作文上花时间作全面准备。

以上。祝各位中考娃旗开得胜,逢考必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