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蕴海

昨天8:50,地铁6号线平河路站进站口前已排起了长队,等待9点整开放免费试乘。

平和路站的装饰风格偏清新一派,绿色的柱体上,大大小小的白色圆圈图案像一个个升腾的泡泡。

不时有市民兴奋地议论着什么,拍照的手机此起彼伏,耐心一点的在查看站点免费提供的6号线手绘地图,一种“终于等到你”的情绪弥漫在每张充满期盼的脸上。

6号线经过家门口

上班上学走亲访友很方便

“今天特意来试乘一下。”在平河路站上车的周先生夫妇说。他们住在万达广场附近的和润花园,当天出门是走亲戚,在富强站下车后就可以前往住在金阊新城的亲戚家。周先生说,之前主要是骑电瓶车过去,路上要半个小时,有了6号线就方便多了。

叶老师一家乘着6号线先去了虎丘站,再去望星桥苏大站看了一看。“修了这么多年,终于开通了!”叶老师高兴地说。叶老师在苏大工作,家住6号线徐家浜站附近, 4岁的儿子现在上的是苏大职工子女幼儿园,有了6号线,只要坐1站就能到苏大,无论是自己上下班还是接送孩子都大大方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望星桥苏大站,满墙书籍吸引众多乘客驻足阅读。 萧莪摄 (视觉苏州供图)

同样对6号线的开通期盼已久的还有市民小吴。她家住在工业园区海悦花园一区,家门口已有5号线奥体中心站,但是上班地点在独墅湖一带、2号线的月亮湾站附近。“从家到单位的直线距离也就六七公里,但是坐地铁的话要到姑苏区兜一大圈,先要在5号线坐13站到劳动路站,再转乘2号线,再坐上14站,才能到月亮湾站,算下来前后要一个半小时。”经过反复核算时间成本,小吴选择还是开电瓶车上下班,单程大概35分钟。现在有了6号线,小吴可以到金尚路站或桑田岛站换乘2号线,9—11站路就能到月亮湾站,大大缩短了时间。当天下午,她特意试乘了6号线,为接下来的地铁出行踩个点。

园林旅游出站即达

站内人文皆是风景

6号线也带来了全新的风景。小到一站一标的精心设计,大到文化主题特色站的打造,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当坐着电动扶梯上到虎丘站的站厅时,一抬头,天花板上的虎丘风貌长卷跃入眼帘,令人惊艳。灯光长卷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谢时臣绘制的《虎丘长卷》,描绘了当时的虎丘风光。时至今日,沧海桑田,重新创作的虎丘长卷一路融汇了古今风光,白描风格的图画雅致精美,与饰有祥云图案的红色柱身、仿古的整体装饰风格相得益彰。

在拙政园苏博站,旅游的氛围越发浓厚。在背景墙前留影的人们络绎不绝,站厅层的园林式景观更是引人注目,老老小小三三两两走过路过,都会在此驻足。住在相城区的张阿姨与弟媳约了一起去拙政园,顺便坐坐6号线。“蛮快,蛮好!”张阿姨说,以前也去拙政园玩主要是自驾,停车不太方便,接下来会更多选择地铁出行。

望星桥苏大站也别具特色,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大标志性的青红砖建筑,同时吸取了古代画像砖的凹凸造型风格,营造出民国时代图书馆的氛围。在这里打卡拍照的市民连成了串。

事实上,6号线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博物线”,有14座车站紧邻虎丘、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金鸡湖等重要景区。“等6号线正式开通,我们全家就去买园林年卡。”市民小吴说。不用考虑停车问题,乘坐6号线出站就能到达,她准备带着孩子把上述园林景区好好玩个遍。

智慧服务中心遍布全线

各类查询自助补票一机完成

记者注意到,在6号线的各个站点都设置了一处“智慧服务中心”,主体是一台白色的设备。虽然试乘期间暂停服务,但是从该设备的屏幕面板上看,有很多查询功能,包括票价查询、出行查询、失物查询、时刻查询、站内查询等。还有站点周边的一些查询,比如说去肯德基是从车站的几号口出;同时还有一些便民服务如电梯在哪里、怎么去卫生间,乘车政策和地铁公告等,都可以在这个屏幕上查询到。该设备并且提供英文版的查询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号线新增了手机充电装置,可为乘客提供无线充电服务。记者 杨海石摄

虎丘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台设备除了查询功能外,还有票卡分析、补票等功能。“以前如果遇到票卡出问题,出不了站,乘客一般必须到客服中心找工作人员解决。现在就可以在这个设备上自助处理。比如,你直接把卡放在上面,它就会告诉乘客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如果是把票弄丢了,在这个设备上可以直接补票。”有了智慧服务中心,一方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问题的处置效率。

涵青桥站被称为智慧车站,是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大脑先导示范车站。除了一台在候车区转悠的扫地机器人似乎在提醒乘客这个车站的与众不同,双目闸机也是一大特色,“乘客通过闸机时,有时行动慢一点可能会被闸门夹住,双目闸机配有两个摄像头,更加智能,可以防止夹人,对乘客来说更安全。”工作人员说。

此外,站台门上方的多功能条形屏,车厢内部的48"LCD动态地图、高屏占比的超薄LCD显示屏以及大尺寸端部目的地显示屏等,都让乘车更加方便。

希望标识标牌再简单一点

对老年人再友好一些

不知道是与6号线列车采用了无级恒照度调光控制的LED照明系统相关,还是因为处于试乘期间,车厢内的灯光明显偏暗。“新车的味道也比较明显,再过两天会散掉吧。”试乘过程中,乘客们不时点评。

有年纪比较大的乘客表示,希望6号线的标识再简明一点。在车厢内,动态显示屏上,显示了列车的开往方向、本站及下一站是哪里等信息,但是乘客周先生等不太满意,“标识虽然有,但是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不太看得懂,动态显示屏上的内容,还没看清楚就闪过了。”

在列车的玻璃窗上绘有线路图。透明的玻璃窗外,有时是黑暗的隧道伴着不时闪过的灯光,有时是站台里的建筑物,如果不是凑近了仔细看,很难看得清。总体来说,这个线路图更像装饰品。

“我们喜欢简单一点,一目了然的标识更加实用。”周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