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荆门市人民医院为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联合门诊、联合病房授牌,这是我市首个三甲医院医疗集团“联合病房、联合门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去卫生院就能享受到跟荆门市人民医院一样的康复治疗!”

近日,在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联合病房”,雷胜龙询问从市人民医院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康复的张老伯:“您恢复得怎么样?”

“好多了,我两只手都可以举起来,也可以握住东西了。”张老伯高兴地说,幸亏镇卫生院有了这个“联合病房”,让他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市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免去了奔波之苦,又节省了不少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1日一早,荆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雷胜龙来到东宝区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每周二是他到该卫生院中医康复科“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坐诊、查房的日子。

看诊、查房、做小针刀手术、做正骨治疗……雷胜龙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联合看诊、联合查房。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对雷胜龙精湛的医术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雷胜龙在“联合门诊”坐诊

查房结束,雷胜龙来到联合病房功能康复训练大厅,一位老伯正在电动直立床上接受康复治疗。主治医生介绍,这位张老伯今年73岁,就住在子陵铺镇上。老伯一个月前突发脑出血,经荆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时救治转危为安,但是两只胳膊和左腿无力,动弹不得。

出院时,医生告诉张老伯,他需要每天对上下肢进行康复锻炼,才能够更好的恢复活动功能。而子陵铺镇距离市人民医院来回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张老伯又行动不便,如果每天医院、家里两头跑,老人得遭不少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雷胜龙在“联合门诊”查房、开展相关适宜技术

“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有市人民医院的康复科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您老不需要每天跑路了,直接去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市人民医院的康复治疗。”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医生告诉张老伯。

张老伯从市人民医院出院后,直接来到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经过10多天的治疗,张老伯的两只手臂和左腿已经可以自主活动,身体各项机能逐渐恢复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患者在基层卫生院康复训练

子陵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周可金介绍,该院中医康复科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功能康复训练厅三个病区和两个名医工作室,每周二、四全天由荆门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雷胜龙、副主任李强到联合门诊坐诊。

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专家对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将符合条件的康复期患者转到卫生院联合病房,由双方医务人员共同提供后续治疗、康复、护理服务等,保障患者整体治疗的延续性的同时,全面降低辖区群众就医费用,不断提升就医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胜龙,主任医师,院长助理,康复医学科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专委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针灸学会理事、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

联系电话:13597976627

从事中医、针灸、康复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精通针灸、针刀、康复、中医等技术。擅长应用针灸、中医、针刀、康复等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疑难性颈、腰、四肢关节疼痛麻木、中风偏瘫、面瘫、截瘫、慢性咳嗽、慢性胃肠炎、小儿厌食、痛经、慢性风湿疼痛、骨质疏松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联系电话:13451215476

擅长运用现代康复手段和运动疗法治疗骨关节病和骨关节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运用美式整脊疗法进行体态矫正;运用传统针灸和中医正骨术治疗颈肩背腰腿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荆门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疗集团

近年来,荆门市人民医院大力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从东宝区域医联体到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疗集团,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联合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康复医院等东宝区域内市属医疗机构,以及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3个村卫生室和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初步实现区域内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集团是一家,既要‘联体’又要‘联心’。”荆门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疗集团理事长、院长李军华在刚刚召开的“2024年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亲”,共建“联合门诊、联合病房”,既打造专科特色鲜明、协作机制顺畅的“样板”集团发展模式,集团与成员单位间又能紧密上下联动,切实下沉资源,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让群众“足不出镇”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查房、会诊及康复的优质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2024年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推进会

未来,荆门市人民医院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量的基础上,帮助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锻长板、补短板,找准各自在集团中的“角色定位”,稳中求进推动分级诊疗,打造特色鲜明的集团发展新模式。

持续发展远程医疗、影像中心、心电、超声诊断中心四大中心提高辅助检查诊断水平,做到各成员单位诊断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定期派出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等团队,从质量、运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开展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实现成员单位同质化管理,调动成员单位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在医院运行中的核心作用,提升医疗集团管理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