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30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俄乌冲突#可以说是检验武器性能的绝佳场地,不少战前被捧上天的武器,结果都在俄乌冲突期间发挥不尽如人意,比如欧美的主战坦克、M777超轻型榴弹炮、“海马斯”使用的高精度火箭弹、苏-34战斗轰炸机,S-400防空系统。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S-400防空系统,该防空系统过去被俄罗斯吹得防空反导无所不能,结果却屡屡被乌军发射的战术弹道导弹摧毁,虽然S-400被摧毁的原因很复杂,不能全部归结为性能原因,但是S-400毕竟还是没有完成保护克里米亚等重要基地的任务,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无法保护。比如在6月11日,俄罗斯著名军事博主就透露,在最近一次对克里米亚的空袭中,乌克兰至少发射了12枚ATACMS弹道导弹,摧毁了S-400防空系统的雷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S-400防空系统屡屡失手的情况下,俄罗斯开始动用自己的王牌武器了。6月13日,据《欧亚时报》报道,俄罗斯已经将最先进的S-500防空系统部署到了克里米亚报,这也是俄罗斯首次将S-500防空系统用于实战。

光从名字上看,就能感觉S-500要比S-400高了一个档次。S-500代号为“普罗米修斯”,由“阿尔玛兹-安泰”公司研发,2019年投入生产,2021年完成战斗测试。S-500由战术指控系统、防空反导作战单元和防天反导作战单元三大部分组成,号称能够拦截美国所有现役空袭武器,其中这个“防天反导”,指得就是拦截从太空飞入大气层的各种飞行器,比如洲际弹道导弹。既然连洲际弹道导弹都能拦截,那么对付小小的“战术弹道导弹”,想必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S-500这次也演砸了,那么对俄制武器的口碑将造成毁灭性打击。

当然,导致人们对俄制武器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俄罗斯给武器起名有一个坏毛病:只要稍微有一些不同,就要单独换个编号,给人一种更新换代了的感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27战斗机,先后发展出苏-30、苏-33、苏-34、苏-35等型号,这还不包括苏-37这样的试验机型。而如果让美国自己来取名的话,这些飞机恐怕统统都会叫苏-27,然后在后面加个字母作为区分,比如苏-27A/B、苏-27C/D、苏-27E/F。现实中美国也是这么干的,F-15和F-16先后发展出多种改型,但武器的主要编号均未发生变化,如果让俄罗斯来起名,估计F-16V会改叫F-24、F-15E会改叫F-30。

而俄罗斯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给武器改名字,估计当年也是因为穷怕了,上世纪90年代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得武器订单,俄罗斯就在苏-27的名字上下了不少心思,以便让客户相信这是自己的产品更新换代了。若继续叫苏-27,难免会让客户产生一种在买冷战时期旧武器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S-400和S-500防空系统,也是俄罗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这两种防空系统其实都是S-300防空系统的改进型。想要了解S-400与S-500,就要先分清楚不同的S-300防空系统。作为冷战时期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一款经典区域防空导弹,S-300其实是一款通用型防空导弹,分别要装备于苏联陆军、苏联海军与国土防空军。而这三个军种对于防空要求并不一样,苏联陆军要面对的是北约的战术飞机与中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威胁,在没有本土大型反导系统的配合下,要求S-300兼顾拦截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能力,并且要有很强的机动能力,能够跟随机械化部队前进。

而苏联国土防空军拥有A135系列反导系统,因此国土防空军对S-300的作战需求是拦截北约轰炸机与巡航导弹。

至于苏联海军,主要目标是美国航母舰队的舰载机以及反舰导弹。

最终苏联研发出三个版本的S-300防空系统:用于要地防空的S-300P,供国土防空军使用;具有高机动能力与反导能力的S-300V,供苏联陆军装备;进行过防盐防腐蚀处理的S-300F,供苏联海军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300V与S-300P最大的外形区别是,S-300V采用了履带式越野地盘,在西欧用于更强的机动能力,导弹采用4发横向布置成一排的设计。而S-300P则采用越野卡车底盘,4发导弹采用梯形方式布置。而当年中国从俄罗斯那里采购的,就是苏联国土防空军所用的型号:S-300P。而这其实也是俄罗斯对中国留了一手的表现,因为S-300P基本没有反导能力,只能对付飞机、巡航导弹、直升机这些目标,使用的是48N6远程防空导弹和9M96中程防空导弹,前者射程为140千米,后者射程为40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俄军装备的S-300V,则能够发射专用于反导的9M82与9M83导弹,这种导弹采用了上窄下宽的特殊弹体设计,确保导弹拥有更强大的推力,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加速到最大速度,这点对于反导任务非常重要。而所谓的S-400防空系统,其实就是S-300P的现代化升级型号,可以理解为T-72坦克与T90坦克的关系。S-400防空系统对雷达进行了一些升级,并增加了射程400千米的40N6防空导弹与射程120千米的9M96E防空导弹,相较于S-300P使用的48N6与9M96导弹,40N6比48N6的射程成倍提高,9M96E的射程虽然比如9M96,但是体积更小,能够增强S-400的火力密度。

了解到S-400与S-300的关系,就能理解为什么S-400在拦截乌军弹道导弹的时候表现不佳了,因为S-400的原型基本就没考虑过拦截弹道导弹,它主要针对的是巡航导弹、飞机和直升机。虽然S-400在改进过程中增强了针对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但是依然缺少S-300V那样专用的拦截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俄罗斯卖给中国的S-400防空系统,并未配备射程达到400千米的40N6导弹,目前看来,这又是俄罗斯对中国留了一手,毕竟40N6导弹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防空导弹之一,属于俄罗斯的招牌武器,要是被中国拿去利用“写轮眼”复制一下,那俄罗斯的买卖就被抢走了。

这一点在其他武器方面也有体现,比如卖给中国的苏-35战斗机,只配备了改进型的R-77与R-73空对空导弹,也就是说,中国的苏-35战斗机对空最大射程只有大约100千米,在面对F-16、F-15这些西方战斗机的时候并无优势。

而俄军自用的苏-35战斗机,则装备了R-37M远程空对空导弹,最大射程据称能够达到300千米,曾在俄乌冲突期间击落过多架乌军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国在明知俄罗斯留了不止一手的情况下,为何还要继续采购S-400与苏-35战斗机呢?首先并不是因为当时国产武器性能不如俄制武器,否则中国不可能只采购了一批S-400和苏-35,之后10年就没有了下文。中国采购S-400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解放军装备了大批S-300的情况下,S-400与S-300拥有极强的兼容性,更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够同时指挥多个S-300作战单位,让解放军手里的S-300发挥出接近出口型S-400的作战能力。

此外,S-400作为当时俄罗斯大力对外推销的武器,印度采购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后来印度也的确采购了),中国如果对S-400防空系统的性能有充足的了解,就能在将来拥有单方面的情报优势。毕竟S-400是印度唯一的陆基区域防空武器,而中国除了S-400之外,还拥有红旗-9防空导弹,根本不怕印度掌握S-400防空系统的资料。

而中国买苏-35战斗机,一来是在歼-20、歼-16这些新型战斗机批量服役前,填补早期苏-27退役的编制缺口。二来也是对装备矢量推力发动机的侧卫战斗机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印度空军那边可是装备了200多架使用矢量发动机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苏-30MKI,解放军装备苏-35,可以在演习中扮演“假想敌”。

并且苏-35还不用担心电磁信号特征泄露的问题,平时在执行防空巡逻任务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俄罗斯在卖武器给中国的时候留一手,也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无保留的对外出口自己最尖端的武器,哪怕是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武器,那也会留一手,就比如出口给巴基斯坦的霹雳-15E空对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45千米,并且疑似没有配备双脉冲发动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俄罗斯这次出动的S-500防空系统,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向中国出口了,毕竟俄罗斯连S-300V都不愿意卖给中国。而S-500其实就是S-300的现代化魔改型号,其实雷达系统与S-400差不多,但是在导弹方面实现了升级,装备了40N6M与77N6导弹,其中40N6M承担远程防空任务,主要用于拦截战斗机与巡航导弹,而77N6则属于动能拦截弹,对弹道导弹用于出色的杀伤力。按照俄罗斯官方的说法,S-500甚至可以用于攻击近地轨道的卫星。

至于S-400在战场上所谓的表现不佳,并不代表中国买亏了,或者感觉中国就拦截不了美国的战术弹道导弹了,毕竟中国已经具备反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了,拦截战术弹道导弹更加不在话下,真正应该感到担心的反而是印度,毕竟印度唯一的陆基区域防空系统就是S-400了。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S-400屡次被乌军发射的弹道导弹摧毁,主要原因是乌军在北约的帮助下能够掌握S-400防空系统的准确位置,然后对其展开饱和式攻击,以超过S-400拦截上限的数量展开攻击,面对这种作战方式,全世界任何防空系统都无能为力,就好比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再先进,一旦对面武装组织发射数量庞大的火箭弹,最终还是要瘫痪。至于网络上流传的S-400被摧毁的视频,基本都只展示被命中的最后一刻,这就让许多观众会误以为,乌军只发射了一枚导弹,就轻易将S-400给摧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虽然没有透露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提供了具体多少枚ATACMS弹道导弹,但表示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可见乌军的弹道导弹火力非常充足,只要确定S-400防空导弹的具体位置就实施饱和式攻击,S-400即便拥有100%的拦截率,一旦面对多枚导弹同时来袭,最终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