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5名来自英国有着特殊身份的游客登上东极岛,他们是当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幸存者的后代。

他们中既有白发老人,也有未成年的孩童。

此次他们远隔万里来登岛,是为了缅怀他们的先辈,更是为了代表先辈向岛上渔民的后代致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件尘封了82年的往事,就此浮出水面。

日前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上影节放映,作为幸存者后代的英国老太太观影后红了眼眶。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去东极岛看一下沉船遗址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这次可以如愿了。”

日前管虎、费振翔导演的电影《东极岛》首度官宣,曝光了朱一龙和吴磊两位主演,并发布首张概念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作团队声称这是华语影史最难拍的水上电影,“制作一部顶三部电影”。

这两部电影共同关注的,正是1942年发生在中国东极岛海域,朴实的海岛渔民集众人之力,冒着日本人的枪林弹雨抢救盟军遇难者的故事。

故事的缘起,开始于一个船长随口讲的“老故事”。

01、《里斯本沉没》电影的缘起

早在10年前筹备电影《后会无期》时,方励作为制片人和导演韩寒一起来到东极岛附近为电影选景。

在闲聊时,船长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里有巨轮沉没,有朴实的渔民冒死抢救盟军友人,尤其是百艘小船争相救人并往返于海上和陆地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受这个故事启发,韩寒在为电影歌曲《后会无期》填词时,写下了“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由邓紫棋演唱。

直到10年后才由方励解开谜底,这艘船原来正是“里斯本丸号”。

对于这个船长的故事,方励更是拿出了一探到底的魄力,他决定顺着故事线索追下去,并还原这段尘封历史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方励带着团队,历时8年制作,遍访英、美、日、澳,以及中国香港和舟山,找大量资料进行翔实的历史研究。

尤其是为了寻找英国的幸存者和后代,方励在国内制作海报,自掏腰包25万英镑在英国的三大报纸上刊登广告。

文案上写着“一艘沉船,1816个没讲过的故事,828个被遗忘的人,你在哪里”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励曾想为电影取名就叫《没有被遗忘的828个人》,可随着登报带来的受访者越来越多,他发现当年被救援的幸存者数量远远不止这么多,又把名字改了回去。

这部结合现场采访、珍贵历史影像和还原事件动画的纪录片,终于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放映,揭开了这段尘封了82年的历史真相。

去年8月,电影在英国伦敦就进行过点映,电影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有人激动大喊“感谢”,方励和主创团队抱头痛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应该很快就能和影迷见面。

02、管虎导演新作《东极岛》历时4年筹备

电影《东极岛》今日开机,制片人梁静官宣朱一龙是男一号,特别感谢他和吴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早在此前导演携团队已历时4年筹备,攻克多个技术上和剧作上的难题。

为的是能在大银幕上更好展现海上奇观和撼动人心的民族血性。

据悉,朱一龙和吴磊将在电影中饰演一对渔民兄弟,影片中他们是最先参与抢救遇难者的渔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救援。

为了演绎好渔民,两位主演均已提前进组特训,接受闭气和潜水的特训。

而且他们闭气的时间已可以达到4分半钟,这还是在运动状态,若是静态时间还可以坚持更久。

海报画风硬朗,岸上和海里如同两个世界,巨轮倾覆在即,国际友人置身地狱的绝望之境。

平凡的中国渔民面对这惊天的浩劫,以及日军的炮火,他们是救还是不救?救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的拍摄场景“一半在海上,一半在海底”,要展现巨轮沉没的浩大海难,还要展现“百舸争流”抢救盟军的热血场面。

现场几百名外籍群演的调度,在真实的海中营救场景中加入后期特效,这些对于整个华语电影而言都是空前的挑战。

为了呈现大海、巨轮和东极岛这些宏大场面,以及真实还原时代氛围和环境风貌,剧组在事件原址上进行实体海岛搭景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历史资料,真实复刻二战时期的渔村建筑,并1:1建模还原了里斯本丸号的全部船体设计,并制作了多个不同的船体形态以满足电影拍摄。

海洋视觉特效制作技术极为复杂,全球范围内能满足要求的团队屈指可数,《东极岛》剧组迎难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的后期工作也将困难重重,作为电影的总制片人梁静表示,“这部戏的后期难度很大,制作周期至少需要1年”。

03、82年前的真实历史,“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1942年9月25日,在香港深水埗码头,1816名英国俘虏被组织登上里斯本丸号,从香港出发前往日本。

该船长约116米,宽约18米,船员77人,原本是一艘大客轮,被日寇征用后改装为军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寇违背日内瓦公约,本应在船只上悬挂相关旗帜或标志,以提醒交战方不要攻击这艘船,然而日军并未在里斯本丸号上进行相关布置。

1942年9月30日晚间,美军舰队第81分队的“鲈鱼”号潜艇发现这艘船并进行攻击,船沉没前,日本率先安置船上的本国军民,留下大量英国人等死。

在船倾覆的过程中,对待这些战俘,日军并没有采取有效救援,他们一度封闭舱门拒绝让这些战俘自救,这艘船成了战俘们的人间地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渔民目睹这一惨状,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朴素信念,呼吁两个海岛的渔民一起参与救援。

他们顶着狂风怒涛和日军的枪林弹雨,出动渔船几十艘,救助二十余次,据不完全统计,共计营救英国被俘人员约384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救援过程中,英国战俘也体现了良好的绅士风度,没有人争抢位置,他们互相帮助并配合中国渔民,一起有序完成救援。

总结

在2017年上映的诺兰执导的电影《敦刻尔克》结尾,为营救英法盟军撤退,英国海军和民众自发组织船队前去营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渔船、客轮、游艇和小型民用船只等,这次营救为盟军保留了珍贵的有生力量,也为最终盟军的胜利埋下伏笔。

同样发生在二战期间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某种程度上有着不输“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渔民自发组织参与的跨国救援一样伟大非凡,他们冒死救人的故事不应该被遗忘。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歌词里的故事是时候浮出水面了。

《里斯本丸号沉没》应该在年内登陆院线,《东极岛》大概会在2026年和影迷见面,为了这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期待两部电影的上映。(撰文:木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