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首动听的歌曲,不仅唱出乡愁记忆,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未来的期许——这正是来自专业音乐人为浦东康桥镇量身定制的《又见康桥》。

记者日前获悉,《又见康桥》自发布以来,凭借深情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迅速吸引了广大听众的关注,在各大平台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华语金曲榜上榜四周后荣获第三名,同时获得第十五届华语金曲奖优秀原唱歌曲,把康桥的诗情画意唱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据介绍,《又见康桥》去年11月在新苗村的稻香音乐节首秀,优美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将康桥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音乐会上的田园集市、农事体验点等活动,更是将传统的稻田文化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见康桥》随后迅速"出圈",不仅获得了行业内外的认可,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人民视频、新华屏媒、华语金曲榜、上海音乐家协会、浦东发布、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乐活康桥、康迪文旅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等众多平台的广泛传播,让这首歌曲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年1月27日,在《辉煌浦东·唱响非遗》——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演唱者丁一凡用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将《又见康桥》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演唱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再次证明了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事实上,《又见康桥》不仅旋律优美,内在更是拥有浦东的风格和灵魂。和张海宁一起,另一名作词者则来自康桥镇的郭笑勇,创作中收集了包括浦东琵琶、康桥老宅等大量文字图片等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歌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见康桥》还参加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二届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在这些专业的音乐平台上,这首歌曲将会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誉,为康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康桥镇方面表示,将继续注重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推动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仅能让更多人在城市中的田园放松心情、闻到稻香,更能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让农旅文化代代相传,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