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德国副总理哈贝克

中国与欧盟将面对面交锋,德国副总理访华期间表态矛盾,他究竟想说什么?6月22日的消息,中国和欧盟已经同意,就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问题展开磋商。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到今年11月会正式有结果,在此期间中欧将展开激烈交锋,双方能否避免“贸易战”爆发,就要看这轮讨价还价的结果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来中国访问。他也是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后,首位来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更何况,中欧在贸易问题上的交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德国商业界。因此,哈贝克是带着任务来的。一些海外媒体评论说,哈贝克此行是要就关税问题对中国做出解释。

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出发之前还是在华期间,哈贝克的一系列表态只能用“别别扭扭”来形容。比如,在和中方会谈的时候,哈贝克虽然强调,作为贸易大国,中德都依赖于开放的市场。但他也通过媒体向中方喊话,称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为了拉平中国企业因为享受政府补贴而获得的优势。这显然是在为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做辩护。谁都知道,欧洲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落后,才是导致其竞争不过中国电动车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德国驻华大使馆

除此之外,哈贝克对于德国对华战略的评论更是引发了外界的猜测。他在德国驻华大使馆招待欧盟各国大使的时候,表示德国需要“更新”其对华战略,而且必须考虑欧洲整体的做法。结合以往哈贝克及其所在绿党的态度,这很可能是在暗示,欧盟需要一致对外,德国也需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还有媒体报道,在和中方会谈的过程中,哈贝克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支持俄罗斯”的问题,并表示这是中德经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可见,中德以及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的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德国汽车制造工厂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哈贝克此行背负着德国汽车行业的期待。有数据显示,对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制造商而言,中国市场占其销量的三成以上。尽管欧盟加征关税表面上是为了给自身的汽车行业提供保护,但如果目光稍微放长远一点就知道,中国不会白白挨打。如果中欧之间真的爆发“贸易战”,德国汽车行业首当其冲。更重要的是,贸易大环境的恶化,还将波及德国以及欧盟的其他行业。

退一步讲,就算欧盟最终决定长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中国电车企业很可能通过在海外投资建厂,规避关税成本,到时候欧盟汽车行业也将失去关税的最后屏障。对欧盟车企而言,市场竞争力不是靠关税保护得来的,最终拼的还是技术和产品质量。

哈贝克和其所在的绿党一贯支持“减少对华经济依赖”,但却在国内压力下开启了中国之行,这其中多少有点不情愿的成分。其“别别扭扭”的表态,也反映了德国执政联盟和德国国内在对华战略上的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欧盟内部会议

但不得不说,虽然有种种矛盾,德国依然是中国在欧盟内部必须争取的力量。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中德经济合作的遇冷已经反映在了数据上。德国统计局的报告显示,上个月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滑14%,而对美出口则增加了4.1%。无论是对待德国还是欧盟,在策略上中国都应软硬兼施。反制只是手段,将中欧从贸易战的边缘上拉回来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