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危机四伏、生死难卜。当年轮船上的一幕,令人心有余悸。周恩来与邓颖超为了赶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代表大会,不得不乘坐头等舱,引起了日本侦探的怀疑。就在二人准备上岸的时候,几名自称是日本水上警察的人突然将周恩来带走,场面极为惊险。邓颖超万分焦虑,她怎能让周恩来就这样被带走?最终周恩来奇迹般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但接下来的一段经历又将如何展开?命运究竟将把他们引向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遇风波:轮船头等舱引来日侦疑虑

一九二八年五月的上海,艳阳高照,江水波光粼粼。码头一处,人流涌动,行色匆匆的行人穿梭于林立的货舱和游船之间。在这熙攘的环境里,一对朴素的男女渐次跻身重重人群,最终踏上了一艘开往青岛的远洋轮船。

他们正是年方二十有九的周恩来和二十六岁的邓颖超。按照党组织的安排,二人将以普通民众的身份,乘船前往青岛,再转道哈尔滨,与其他代表会合,共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代表大会。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组织上特意为他们安排了头等舱。眼下,率先登船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循着值班人员的指引,很快找到了位于船舱顶层的豪华包厢。

虽是头等舱,但二人的服装却格格不入。周恩来身着一件略显陈旧的中山装,邓颖超则是一袭朴素长裙。他们所携带的全部行李,就是几只破旧的皮箱。周遭气氛奢华高雅,与二人的出身和身份截然不同。

然而,组织的决定是有原因的。乘坐头等舱虽费用高昂,但毫无疑问能为他们此行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党内财力有限,只能尽量满足必要的开支。

就这样,他们一路无话,默默等待着船只启航。然而,上天并未眷顾这对年轻人的艰辛历程。恰逢这时,一名衣着考究的男子从不远处走来,似乎在打量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惊心动魄一幕

轮船离开上海已近半个月,行驶至渤海湾内的大连港时再次停靠补给。次日清晨,当周恩来和邓颖超打算下船活动时,却被几名自称是驻大连日本水上警察厅的人拦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是做什么营生的?"为首的一名日本人盯着周恩来问道,语气相当蛮横。

"我是做古玩生意的。"周恩来面不改色地回答,他确实带着几只装满杂物的旧箱子。

这些人显然不太相信,继而盘问周恩来姓名、去向等一系列问题。周恩来耐心作答,希望蒙混过关。可就在这时,一名日本人突然直指周恩来,咄咄逼人地说:"别演了,你就是周恩来!"

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周恩来和邓颖超均被惊的脸色大变。他们万万没料到,自己的身份竟被这伙日本人识破。

"你们说的是什么胡话,我哪里是什么周恩来!"周恩来极力否认,眼见形势危急,只得硬着头皮狡辩。

然而那伙人毫不买账,反而态度变得更加蛮横。其中一人厉声命令,要将周恩来带走盘问。

见状,邓颖超吓坏了,她实在不能放任周恩来就这样被带走,那会给六大造成何等损失!当机立断,她大喊着要和周恩来一起被带走。

"你不要去,你去干什么?"周恩来听后勃然大怒,竟对邓颖超这位革命战友大声呵斥起来,态度极为强硬。

最终在周恩来的再三坚持下,邓颖超只得作罢,她被迫离开码头,前往一家旅馆等候。而周恩来这才被那伙日本人带走,双方陷入一种举步维艰的境地...

逃离魔爪惊心动魄

被那伙自称日本水警的人带走后,周恩来被扣押在一处临时拘留所。尽管他百般狡辩,但对方似乎对他的身份充满把握,并对他做了严密的盘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邓颖超在旅馆内苦苦等候,心中惴惴不安。她完全无法得知周恩来的下落,更不知道他是否安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邓颖超的担心与焦虑与日俱增。

就在她几乎要对周恩来的命运绝望之际,化身沉默时钟的房门突然被人敲响。当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竟是周恩来完好无缺的身影!

"他们为什么突然放你走?"邓颖超惊疑不定地说,难掩内心的惊诧与欣喜。而当她眼见着周恩来手捧着他们的那些旧行李箱时,心头的疑云更浓了。

"进屋说吧。"周恩来神情严肃,示意她赶紧关门。邓颖超依言,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进入房间后,周恩来迅速将门窗牢牢封闭,看似谨防有人窥视。待一切安全无虞,他才掩上门缝,压低嗓音对邓颖超说:"我们必须马上销毁一切可疑证件!"

原来,在那伙人将周恩来带走后,他们查获了周身携带的一些文件,怀疑其中有党内机密资料。不过经过盘查,除了发现一些介绍信和旅行证明外,并未发现重要线索。但为了谨慎起见,他们要求周恩来必须在他们的监视下销毁那些文件,并对他做了两个小时的拘留备案。

眼见形势危急,周恩来不得不服从。当日下午四点左右,他在那伙人的监视下,将所有文件付之一炬,这才获准离开。

回到旅馆时,周恩来已烧毁了大部分文件,只余下几个并不涉及党务的行李箱。他决定暂时搁置此事,继续前往莫斯科。但毫无疑问,刚才的这次突发事件给了他极大的心理震撼。要知道,当时他们正身处险境,一旦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万幸最终逃过一劫。

北上艰辛接应

大连之行给周恩来和邓颖超上了重重一课。他们意识到,必须远离沿海城市,尽快抵达内陆,以摆脱敌人的耳目。于是,二人放弃了原定的青岛-哈尔滨路线,改乘火车直捷北平。

长达数日的铁路跋涉令二人体力不支。抵达北平后,他们在城中一处僻静小旅馆歇脚。然而更大的考验随即而来——如何与前来会合的其他代表们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应于此处会合。但因为之前的意外,二人身无分文,连最基本的介绍信和通行证都已付之一炬。在这座熙熙攘攘的北国城市,他们成了彻底的孤身客。

为尽快摆脱这种困境,周恩来暗中联络上一位老友。这位朋友虽非党员,但一直是个坚定的革命同情者,也曾为党组织提供过诸多便利。当得知周恩来的处境后,他二话不说,立即展开了营救行动。

首先他安排了一处地下接应站,让周恩来和邓颖超暂时藏身其中。与此同时,他私下通过党内渠道,迅速确认了六大代表们的具体行踪。为防止暴露,这一信息只对周恩来透露。

几天后,一行人终于在接应站会师。来人多为党内重要成员,不乏陈独秀、张国焘这些当时的领导。一番欢聚之后,大家都被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身经历的那段惊心动魄给惊呆了。

"幸亏有老朋友的协助,否则我们都别想去莫斯科了!"周恩来感慨万分,一行人才得以脱离这座熙攘巨城,展开了漫漫北上征程。

毅然踏上革命征程

离开北平后,一行人穿过松花江,翻越大小兴安岭,历尽艰辛终于抵达边远的满洲里。在那里,他们乘坐前往苏联的专列,经过漫长的铁路跋涉,终于在六月底抵达莫斯科。

这一路上,危险重重。不仅要躲避沿途的日伪军阻击,更要防范特务的暗中窥视。为了避开追踪,他们常常在夜间行走,白天则躲藏于树丛草丛之中。食宿无着,只能就地取卤。

最为困难的是,由于之前意外被迫销毁了所有证件,他们根本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好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伙中国赴俄工人,才获得了当地导游的介绍信,这才得以顺利进入苏联国境。

而在莫斯科,他们居住的也是一处简陋出租屋。房间阴暗潮湿,到处是蜘蛛网和老鼠洞。陈旧的木板床铺上只盖着几块破烂毡毯。生活非常清苦,可谁也没有怨言。

六月底,党的六大终于如期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作为代表,分别参与了关于农民问题、工人运动、反帝国主义等诸多重大议题的讨论。会上,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通过了新的政治路线,肯定了党内穷兵黩武的正确做法。周恩来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邓颖超则被确认为中央候补委员。二人不负众望,为党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离开莫斯科后,他们先后辗转到达柏林、巴黎等地,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奔走。那一路上,他们更是历经了重重磨难——从流离失所到身无分文,再到遭遇武装袭击。但是,任凭环境多么艰难,他们都矢志不渝、视死如归,用英勇的革命气概书写了壮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