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古琴弦千古春,高山流水觅知音。6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乐器学会、濉溪县委、濉溪县政府、淮北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为期四天的2024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打谱会在濉溪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嘉宾为制琴名坊颁发收藏证书,向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全国打谱会专家顾问颁发聘书,授予嵇康琴馆“中国古琴艺术传承示范中心”称号,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委会为淮北市赠琴。濉溪县百名中小学师生合奏《高山流水颂》,热忱欢迎八方来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原创音乐剧《运河琴缘》在濉溪县文化馆实现安徽首演。该剧由张子盛编剧、作词,杨帆导演,晏敏敏作曲,阐述了历代先贤对于治水和运河的运用,凝聚了近千年前古代百姓齐心协力克服艰险、开凿运河的劳动智慧,烘托出通过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实现天下大同的共同愿景。剧中有多段原创古琴音乐、弦歌,不仅是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大运河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展现,实现两项世界级非遗的全新碰撞;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颁奖典礼暨古琴今曲音乐会上,《古舞》《禅思》《妆台秋思》《月舞》……一首首古典名曲余音绕梁,为全场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天津城建大学薄克礼的《琴歌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国际古琴学会杨青的《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琴歌与少儿古琴的社会践行浅淡》,北京乐器学会琴歌少儿美育专委会何怡的《并谈嵇康的“任自然”思想与文人琴歌的艺术实践》……安徽古琴研讨会邀请多位学者专家,围绕当今古琴发展尤其嵇康、琴歌、打谱创作等主题,共聚盛事促膝而谈。

作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西麓堂琴统》(卷九至十)全国打谱会第二期第二次会议中,古琴专业委员会继续进行《西麓堂琴统》卷九至卷十的打谱工作,为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接续奋斗、贡献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琴人和专家学者们参与到这项意义深远的琴学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各派系古琴人的切磋和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今后濉溪县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同济大学古琴教师倪羽朦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泠泠七弦上,时光跃千年。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濉溪大地,古琴文化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千年大运河、千年茶俗镇、千年口子窖、千年古琴曲构成当地特有的历史脉络,文史风华代代赓续,特别是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等风流人物名传千古,《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广陵散》等古琴曲源远流长,“运河故里、红色热土、茶俗古镇、琴韵酒乡”成为鲜明的文化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当前濉溪县正处于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当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以建设“古琴之乡”为目标定位,挖掘运用古琴文化资源优势,高质量办好2024中国·淮北首届嵇康古琴艺术节启动仪式暨“淮北琴怀”古琴系列活动和2024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打谱会,推深做实“以琴会友、以琴育人、以琴促产”三篇文章,统筹推进创作演艺精品、建设嵇康琴馆、培育产业体系等“十项举措”,广泛开展古琴公益培训,全力提升古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加快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古琴文化新高地,推动全县形成自发性、持续性的喜爱古琴、学习古琴、参与古琴的健康风尚和文明追求,以文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日之濉溪,创建“古琴之乡”,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淮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肖干/文 黄鹤鸣/图

通讯员 李莹 张森

初审:陈豆豆

审核:王伟

审签:刘永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