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意外,也不突兀。广东继续在生育率上,领跑全国。

之前的广东,更引入关注的是经济增速。GDP连续30多年担当国内一哥,成为国内首个“13万亿俱乐部”成员。

而现在,广东人敢生这件事,让全国人进一步领教了。更难得的是,这是建立在国人都不想生、也不敢生基础上的

数据不会说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31个省市区公布2023年的人口数,共有11个实现正增长,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表面看上去还可以

但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有点大。全国去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静态估算的话,一年时间里,人口减少了208万

出生人口的减少,背后是成本的增加和预期的严峻

越是这个时候,在生孩子这件事,从来没有落后过的广东越能引发关注,并且广东是持续领先。

广东为何这么能生呢?

两个原因,可以解释。

第一,常住人口总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很长时间以来省外流入人口总量还是非常大的。地球人都知道“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过去几十年,流入广东的人口结构,普遍比较年轻。年轻人嘛,处于婚育年龄的比例,会比较高。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后,广东吸引了接近3000万的外省年轻人。这些人正值生育之年,他们结婚成家、娶妻生子、购房置业,也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对2022和2023年广东省各市人口数据统计,大湾区九大城市中,除肇庆外,其他八城均保持人口净流入态势。

反面的例子,就是东北

过去12年里,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合计减少了近1300万人,而且生育率全国垫底的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你看当地的育龄年轻人,有多少是愿意留在老家的?

另一方面,广东由于地域接近香港,受传统的生育文化和宗族思想,影响较深,生育意愿就会比较高。因为子女越多,在家族当中的数量比例和实力地位,都有机会上升。

更重要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才敢生孩子。

哪怕在大家都日子不好过的今年,广东也恢复的很快,前五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今年前五月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更是超过了30%

所以说,生孩子这件事,不光是有人就够的。增加一个新生儿,也不光是一份数据的增项,他代表着希望和信心。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讲,人口红利,这个词还是一直以来很好的发展解释逻辑。

而人口减少后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增加、消费市场大幅萎缩等潜在隐患,对经济的杀伤力很大,并且会直接影响中国原有的大市场优势,也将削弱国家的全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多地鼓励生育政策正在陆续落地。比如辅助生殖进医保、幼儿三岁前育儿假可达10天、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1.5万等政策。不过说实话,力度还是有限。

毕竟,即使像广东这些“最能生的省份”,今年的人口出生率去年相比,也是下降的

也不能真的只指望广东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