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玄奘之路”,古丝绸之路北道,近年开发为具有挑战性的高强度徒步线路,也是拉练团队的团建之路。

感谢江苏常州华日公司邀请和精心组织,颖之有幸参与DIC中国“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三天徒步大漠戈壁88公里,适逢高温天气,这是颖之个人生涯中从未有过的徒步经历,也是挑战极限的高强度活动,注定永生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玄奘之路”,起点敦煌市西北边的碱泉子,途经香炉墩、火烧壶,终点二墩村,行程三日,没有通讯信号,与世隔绝,置身于绵延不见边的茫茫大漠戈壁,身体和信念同行!

第一天,2024年6月15日,从碱泉子徒步至香炉墩,全程28公里,出发时壮志凌云,信心满怀,到达香炉墩营地时,才发现脚底磨出了三个大水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碱泉子,位于敦煌市肃州镇西宁堡村,地处库姆塔格沙漠东沿,向西向北皆是茫茫大漠戈壁。

此地曾有一泉,含碱性,因此人称碱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碱泉子西行,途经丝路遗址,保护区域从南泉直至碱墩子,是丝绸之路北道向西的唯一通道,再至玉门关入西域,据考证是汉代丝路古道,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敦煌西行,丝绸之路还有一条南道,经阳关入西域的阳关道,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代缺乏交通工具和补给方式,古丝路必须傍水而行,敦煌古丝路北道与疏勒河并行,水源较为丰富,因此古时多走北道入西域,玄奘亦是经此西行,故名玄奘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长途跋涉大漠戈壁,是对体能与信念的极大挑战,好在后勤保障力量强大,准备充分,每隔一段距离就喷水降温,还有充足的供水保障,艰难前行,累并快乐着。

还有中途补给站,提供了多种饮料、水果和食品,可以稍作休息和补充体能。

途中队友同行,相互鼓励支持,大家都有了一个新称谓:戈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途雅丹地貌多样,还有烽燧遗存,历经岁月沧桑。

土门墩烽燧遗存,属于汉长城烽燧,呈立锥体,由黄土混合砂石、芦苇夯筑而成,残存不多,但非常艰固,与碱墩烽燧互为依仗,共同防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蚀与水蚀共同作用产生的雅丹地貌,成为艰难旅程中夺目的风景。

雅丹,千万年自然雕琢的地质奇观,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走向与流水及风向基本一致,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深处,唯有旅游爱好者远道而来。

自驾戈壁越野,可以体验自由、狂野与奔放,徒步则可以随心所欲欣赏途中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边有一座底大顶小的土墩,形似香炉,附近还有一泓清泉,是过往行人歇脚的地方,故名香炉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炉墩附近的盐碱池湿地,绿草苍苍,成为茫茫戈壁中养眼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群的驴,也让寂静的戈壁增添了生机,但是不见放驴人在哪里。

敦煌名吃:驴肉黄面就是这样的驴。

第一天徒步五六小时,遭遇三四十度高温煎熬,面临崩溃绝望,仍然未忘记拍摄途中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看到了香炉墩营地,帐篷成营。

茫茫大漠戈壁,赤野千里,荒无人烟、了无生机,但是曾经兴盛的丝路由此而至玉门关,每一步都穿越千年历史风烟。

岁月变迁,交通方式改变,悠远的丝路古道,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信号与世隔绝的荒漠之地,彻底放下工作与尘世烦忧,享受一段可以仰望星空的自由时光。

精彩的篝火晚会,消除了长途跋涉的疲惫,当“DIC”图标和篝火被点燃,烟花绽放,热闹与喧嚣传播,空旷的戈壁因此而绚烂。

一起吃烤全羊,才华横溢的队友们,在短时间内编排的节目,令人欢笑连连。

来自全国各地的戈友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年龄,亦无职位之高低,皆共享欢乐,激情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漠之路,这也是距离我们生活之地两千多公里外的另一个世界,期待,进入,疲惫,犹豫,煎熬,崩溃、重振、坚持、抵达,累着并快乐着,注定是永生难忘的经历。

身体在地狱,心灵在天堂。

接下来两天还有六十公里行程,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