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午,从卫星云图上可见,从贵州铜仁到日本和歌山,一条强盛的云带将这相隔数千公里的区域连接起来,这正是一条纵贯2700千米的超级梅雨带,在这条梅雨带上,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日本多地在降下猛烈暴雨。而对应的是,梅雨带南边有着大片大片的清澈晴空区,这正是副热带高压的存在,正是副热带高压的顶托形成了这道跨越数千公里的超级梅雨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国家级暴雨红色预警发布

对于我国来说,近期的梅雨毫无疑问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天气事件。中央气象台于6月24日10时发布了2024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这是新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三次红色预警。此次强降水过程波及范围广泛,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将持续遭遇强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暴雨过程的重头戏无疑是局地特大暴雨。暴雨红色预警的发布意味着降水量已经达到了极端水平。中央气象台预警中提到,6月24日至30日,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雨量可能超过250毫米甚至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几天里,强对流和暴雨天气频繁出现。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成为此次暴雨过程的显著特征。激烈的暴雨如同暴怒的巨兽,席卷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贵州以及广西等地。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自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以来,强降雨接连而至,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及贵州中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安徽黄山、广西桂林等局地雨量达到600~740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特大暴雨色阶再次突破

凶猛梅雨天气的形成离不开西南季风的助力。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湿润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区的稳定位置相互作用,为梅雨天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水汽。这种大气条件下,稳定而持续的暴雨天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当中还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不仅造成了交通的混乱,更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横贯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梅雨带已经展现出了它不可小觑的可怕实力,但凡被红波打中就是暴雨倾盆,而且列车效应十分明显,雨一开始下就止不住了,长沙10点1小时倒水65.1毫米,1小时雨量是观测史上第二大,市区许多自动站小时雨强超过70毫米,过程降雨量已经突破200毫米了,除了长沙,许多地方都是一两小时速通暴雨、全天奔着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未来几天南方地区的降水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未来10天内(6月24日-7月3日),南方将持续遭遇强降水。降水预报图中,大片紫黄色的暴雨带以及橙色的暴雨区赫然在目。这些暴雨带意味着局部降雨量将超过600毫米,这是今年预报中首次出现这样的色阶,显示出南方部分地区未来10天面临非常大的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则指出,南方多地10天累计降雨量可达500毫米以上,尤其是江西,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可达600-700毫米,同时,累计超过400毫米的多雨区范围非常大,意味着南方面临超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这种超大范围的强降水不仅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也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困扰。大雨滂沱之时,农田被淹,交通瘫痪,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峻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暴雨过程再次提醒我们,大自然的力量不容小觑。面对如此复杂的气象变化,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范措施。在科技的助力下,现代气象预报技术不断进步,让我们能够提前预知天气变化,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