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是父母付出全部,却养不出一个感恩的孩子!

同学阿坤说他的女儿上了大学之后,平时都不会找他们,只要一找父母都是要钱,而父母在微信跟她聊天一般都是隔几个小时才回,而且回得非常的简短,也就是对父母非常的冷漠!

之前出差和同事聊天,同事就说自己现在跟老婆住在丈母娘家,老婆怀孕脾气不好,要么就跟他发脾气,要么就跟丈母娘发脾气,而他自己在丈母娘家就不敢发脾气,但是回到自己的家,也会对母亲发脾气。

我们会发现我们总是对最亲的人发脾气,而且常常是孩子到了长大之后跟妈妈并不亲,所有的怒火都会朝妈妈发去。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到长大之后会跟妈妈不太亲,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长大之后还跟妈妈很亲密,比如说女孩子就会跟妈妈出门逛街,像姐妹一样,男孩子就跟着妈妈逛街拎包,像非常贴心的保镖一样,也会让我们非常的羡慕这些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长大后还能跟妈妈比较亲的孩子,其实是因为妈妈在孩子成长的5个阶段做对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曾经把孩子成年前分为5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1个阶段:孩子1岁之前(信任对怀疑)

孩子在这一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这种怀疑感,因为他刚从妈妈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

孩子不停的哭泣其实是在向妈妈诉说,我饿了,我尿了,我需要你的抱抱,妈妈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生理需求,就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感,也就是我们说的安全感。

从小安全感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对这个世界会多一点宽容,情商也会更高,脾气也会更稳定,长大后也跟妈妈会更亲。

所以妈妈在孩子一岁之前,要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任何的生理需求,比如说孩子半夜饿了,妈妈要及时的喂奶,而不是说自己困了就不管孩子,孩子尿裤子了,就要及时给孩子更换尿不湿,孩子因为不舒服了,哭闹了,妈妈也要及时的抱抱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个阶段:1岁~3岁(自主对羞怯)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主动形成和外界的关联感,他需要自我控制,渴望能够独立自主,所以孩子的第1个叛逆期也会出现在这个阶段,孩子不满足于在家里面,特别喜欢出去外面玩,希望自己吃饭,自己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自己穿鞋子。

妈妈这个时候多鼓励孩子,多让孩子选择,比如说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就是愿意走那条公园边上的路,虽然远一点,但是孩子想走,如果不赶时间的话,就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孩子自己有自主感的话,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自信的孩子,自然也能跟妈妈和睦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个阶段:3岁~7岁(主动对内疚)

其实就是孩子幼儿园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活动范围已经超过了家庭,他希望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为妈妈这个时候要多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让孩子洗自己的小手帕,洗自己的小袜子,洗自己的小内裤,让孩子自己装饭,自己收碗,在孩子做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我是可以的,我是能成功的,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以后容易有目标感,不会过于依赖妈妈,成年后也更跟妈妈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个阶段:7岁~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这时候是孩子的小学阶段,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成功,这个时候妈妈做的两个极端都容易把孩子推远。

第一个极端就是总是说孩子笨,孩子考试考了90分没有达到95分以上就说孩子笨,上课不认真听,总是抨击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我就是这么笨的”。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总是夸孩子聪明,我们家孩子很聪明的,我们家孩子很厉害的,这种浮夸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我能考到好成绩,是因为我先天的智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孩子慢慢到了初中他发现初中的知识非常难,而他的智商是没有办法解出这些的题目,为了维持他聪明的这个名头,他可能就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所以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说孩子笨是不对的,说孩子聪明也是不对的,这样很容易到孩子成年后不够自信,跟父母不够亲近。

要想孩子在成年后跟父母亲近,在这个阶段妈妈要做的是多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比如说孩子考试考了100分,妈妈就跟孩子说,妈妈看到你在考试之前每天挑灯夜读,说明你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因为我的孩子通过努力拿到了理想的成绩。

也就是夸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夸他努力的过程,让他感觉到只要勤奋就能有结果,想要学习成绩好,那就要努力,而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发现学习比较难,这个时候他会加倍的努力,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厌学,也更容易有大的成就,成年后跟妈妈感情也会更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5个阶段:12岁~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其实就是孩子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够长大,但是又发现自己没有够完全能够长大,他会去思考我到底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这些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

在这中间孩子会变得很叛逆,不愿意跟妈妈说话,这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后勤部长的工作,关心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吃好吃的,不要总去盯孩子的学习,不然容易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在学校里面,老师已经盯着学习成绩了,回到家里面父母还想学习,就会让孩子很反感,容易变得更叛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妈妈多关注孩子的心情,多带孩子去吃好吃的,多带孩子去玩好玩的,多理解孩子的一些兴趣,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面来玩,这些都能让孩子更好的度过青春期,到成年后更能够体谅自己的父母。

所以在孩子成年前的这几个阶段,父母做好了就会让孩子能够顺利的成长,也能让孩子能够理解父母,能够更有安全感,更加自信,更加果敢,到长大之后跟父母的感情也会更好,看看这个几个阶段你做对了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