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柯建铭因多次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情绪显然十分低落。他时常在遇到挫折时,通过脸书发泄不满,言辞激烈。最近,大陆公布了反“台独”的22条意见,这使得已被列为顽固“台独”分子的柯建铭倍感压力,如坐针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他之前的政治立场和行为,他已经被视为重点关注对象,面临至少五年的潜在刑期。然而,根据他的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他面临的刑罚可能更为严重,包括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在这种背景下,柯建铭再次发表言论,声称大陆的管辖权不及台湾地区,展现了他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漠视。同时,他也继续通过言辞挑衅,试图通过口头争辩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柯建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权力范围究竟在何处。在当前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台湾地区被视为一个游离于大陆管制权之外的政治实体。然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台湾地区自古便是中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关于台湾地区管辖权的问题,正是北京发布反“台独”22条时需要重点理清的关键议题。

柯建铭试图将这个问题提出并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实际上只会使事实更加清晰。如果大陆坚持台湾地区是其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并且对台湾地区拥有主权,那么大陆对于“台独”分子是否具有惩处权力,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柯建铭的论点在逻辑和事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设未来两岸实现统一,柯建铭是否会被列入“台独”战犯名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柯建铭在台湾地区目前不会受到大陆方面的法律追究,但大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权正是基于其对“台湾主权”认知。

此次反“台独”22条的发布,正是大陆方面体现其管辖权和对“台独”分子未来可能的惩处措施。实际上,大陆已经对一些“台独”分子进行了公开点名,未来也必然会在这一方向持续动作。因此,柯建铭的言行可能也是出于对未来被列入“台独”清单的担忧。

这些“台独”分子普遍表现出极大的恐惧,他们之前的嚣张气焰可能是由于具体的惩处措施尚未明确。而现在,随着“五大破嘴”的震慑效果逐渐显现,他们已经变得胆战心惊,不敢轻举妄动。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氛围将在台湾社会中扩散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赖清德等人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将直接反映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的考量。如果他们继续坚持错误立场,发表不当言论,相信大陆方面会进一步明晰和强化相关的法责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