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因病在北京中南海逝世,这天上午,举国上下得知了这个让人悲痛的消息。

毛主席去世之后,他的治丧事宜成为党中央事务安排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之后决定将他的遗体进行永久保存,受后世中国人民的瞻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以身作则,生前提倡火葬

早在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召开期间,中央工作人员就联合发起了《火葬倡议书》,提倡去世之后以火葬代替土葬,避免给人民百姓造成负担,毛主席和参加会议的一百多位领导人全部签署了这份倡议书。

毛主席在带头签名时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殡葬风俗的习惯一定要改,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部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封建迷信的事情一定要废除,不论是身前还是死后,事事都要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只有任弼时同志一人实行了土葬,其他中央领导人以及高级军事将领全部遵照《火葬倡议书》,火葬之后将骨灰盒放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毛主席也一再强调自己离世之后也要实行火葬,和所有的革命战友一样,避免对人民造成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身边的老战友一个个先后离他而去,在罗荣桓元帅的告别仪式结束之后,毛主席郑重其事的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了自己身后之事。

毛主席表示:

我现在已经年入古稀,之后离世也算得上是寿终就寝了,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到时候举办葬礼,在场的诸位都要开开心心的,咱共产党人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到时候将我的遗体火化,洒在国家的山川江河上,这也是尘归尘土归土嘛!

毛主席逝世之后,遗体做永久保存

1976年9月9日凌晨,正在人民大会堂负责接待外宾事宜的华国锋同志突然接到了中南海打来的电话,得知了毛主席病危,他急忙赶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住所,目之所见皆是悲伤的面孔,人群中隐隐传出啜泣声,许多同志不停地抹着眼泪,接见的人员更是难过地说不出话来。

华国锋心下便知晓那最令人心痛的时刻到来了:毛主席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国锋同志强忍心中的悲痛,立即在中南海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员紧急磋商了毛主席治丧事宜。

最后决定对毛主席生前“实行火葬”的遗愿不予实施,做出了“毛主席遗体永久保存”的决定。

但是,遗体保存是一件极其繁杂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而且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为此华国锋同志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卫生部门的有关人士。

9月9日凌晨4点左右,卫生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形态学博士徐静接到电话之后紧急来到中南海北门,在警卫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政治局召开会议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已经等候多时,见到两人之后,汪东兴立马站起身来,沙哑着声音说道:“你就是徐静同志吧?”

确定身份之后,汪东兴强忍自己心中的悲痛,再次对两人说道:

“我在这里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00:10,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经不幸逝世。党中央经过会议决定,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现在需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时间在半个月左右,具体的事宜将交由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负责。”

汪东兴的话对于徐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刚刚从唐山地震灾区归来,没想到刚刚回京就收到了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

由于事情紧急,汪东兴并没有过多解释,他向一旁正在愣神的徐静询问:“你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有要求可以提,同志们必定全力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静这才回过神来,她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她向汪东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毛主席的遗体保存至关重要,必须经过中国医科院和其他专家共同研究,才能制定具体的遗体保存方案;

其次,离开之前必须亲眼看看毛主席的遗体,这样才方便制定具体的对策;

最后,遗体保存所需要的特殊的器械和药品,这些东西都要在有效时间内备好。

徐静和汪东兴交换意见之后,立即从中南海离开,驱车赶往医科院。她向医科院党委书记杨纯进行汇报之后,和张炳常、陈克铨组成了三人小组,负责毛主席遗体保存的具体事宜。

三人见面之后经过短暂的意见交换,初步确定了毛主席一天之内处理防腐的方案,并且在第一时间携带药品和器械赶往中南海,在解放军305医院院长李志绥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毛主席卧室旁的一间会议室里。

这里坐满了中央各级领导人,他们正在举行相关会议。

徐静一行人来到这里之后,所有人停止了讨论,静静等待徐静等人的遗体保存方案。

徐静表示,自己在苏联留学期间曾经耳闻过列宁同志的遗体保存事宜,在此基础上和其他同志进行商讨,最终确定了毛主席遗体保存的初步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国锋同志批准三人的方案之后,遗体保存方案就开始紧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