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西柏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小山村,在1947年至1948年期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挥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中共中央工委与中央机关会合,共同谋划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为了确保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安全,有几支秘密的卫队日夜驻守在西柏坡,他们英勇无畏,面对敌机威胁也绝不退缩。

在这些卫队中,有一支特别的部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就是后来被人们熟知的“8341”部队的前身。当时,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是默默地执行着上级交给的任务。然而,正是他们的忠诚和勇敢,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密部署,确保安全

为确保七届二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亲自坐镇与解放军第63军187师的参谋长杨尚德等人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安保方案

除了杨尚德所带领的187师一个团负责地面警戒外,高炮团的一个连也被调往西柏坡,负责空中防御。此外,留在西柏坡的7个连也全部投入到警备当中,形成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国民党可能采取的空袭和特务暗杀等手段,安保部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他们扩大了警戒线范围,对会场周围的行人、车辆进行了严格的排查。

同时,在各路、驻地以及山上设置了岗哨,确保每个角落都在监控之中。此外,他们还制定了反空袭、对付特务破坏的具体方案,并画出了详细的规划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外频发,冷静应对

在会议召开前夕,安保部队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敌人计划对毛主席和朱老总展开刺杀行动。这一消息让西柏坡上下迅速进入更严密的警备状态。安保部队对驻地内的人员再次进行了排查,并对近期来访的人员进行了限制。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空警戒,并进行了防御敌军伞兵的相关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会议召开当天上午9点,高炮1连的战士们在空中发现了一架敌机。面对这架敌机,连长田子华迅速做出了冷静的判断。他分析这架飞机是飞往山西运输物资的运输机,并没有向西柏坡发起袭击的意图。

因此,他决定保持警戒状态,没有贸然下令开炮这一决定避免了不必要的暴露,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会议顺利召开,安全无虞

在安保部队的严密守护下,七届二中全会于3月5日在西柏坡顺利召开。会议期间,安保部队每天定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不定时研究空中和地面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平安无事的持续到13日结束。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的战略方针,为新中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他还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进来”的外交政策,为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形象。

总之,七届二中全会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安保部队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敢守护着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