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记录和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守护好这一抹红色,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辈的告慰,更是对当下的启迪、对未来的昭示。其中,许多基层红色文物守护者以无私奉献精神扎根平凡岗位,本报选取4位代表人物,讲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红色记忆的故事。

红色故居守护人谭惠芳:

“不敢忘”的承诺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通讯员 廖志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惠芳检查革命文物安全 受访者供图

在广东佛山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委会七社村北街村,有一座修建于清代、具有岭南特色的砖瓦结构民居,它是与谭平山、谭植棠并称为“革命三谭”的革命先贤谭天度的旧居。1937年至1939年,谭天度以此屋为据点,积极配合共产党组织开展抗日和革命活动。2006年,谭天度旧居被列入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天度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后就极少回乡,故居处于闲置状态。他的革命精神感染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谭惠芳的父亲谭劲生是谭天度的侄子,谭惠芳与母亲仇瑞英、哥哥谭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守护谭天度的故居。

2002年,历经百年沧桑的谭天度故居日渐破败,白色外墙严重脱落,屋内房梁、门框更被白蚁蛀空,面临倒塌的危险。谭惠芳兄妹深知红色故居的价值,向市、区两级政府争取经费,还与工人们一起搭起炉灶、熬炼灰油、粉刷墙面。在兄妹俩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谭天度故居的房屋青砖结构、门楼壁画等得到了修缮保护。

2010年,谭芳患病去世,谭惠芳接过故居的钥匙,继承母亲和哥哥未竟的事业。除了照料故居保护范围,她还细心打扫村中通往谭天度故居的小道,保护好红色遗迹的形象。“要守护好故居,不能因为不整洁失了革命精神的颜面。”谭惠芳说。

2015年,前来谭天度故居参观的游客逐渐增多。为完善故居的配套服务设施,谭惠芳四处奔走,争取专项资金,进行第二次修缮,配套修建水电、厕所等设施。“守护红色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丰碑。”谭惠芳说。谭天度故居里存放着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包括书柜、桌子、照片等。谭惠芳常到谭天度故居巡查,即使没有人参观,她也会打开故居门窗通风,防止潮湿发霉。

谭惠芳回忆道,20多年前,谭天度回乡,拉着谭芳的手叮嘱他要好好看管这间老屋。“这句话,哥哥不敢忘,我也不敢忘。”如今已76岁的谭惠芳,始终坚守着承诺。近年来,前来谭天度故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谭惠芳总是热情地引路并担任讲解员,为大家讲述谭天度的革命故事和爱国精神。通过广泛宣传,谭天度的家风故事成了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典型教材。

如今,谭惠芳独自一人生活,把主要精力投入守护红色故居中。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晨练、吃完早餐后,便前往谭天度故居清扫卫生、给花草浇水。为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谭惠芳积极引导、培养年轻一代参与红色故居保护工作。2023年7月,明城镇举办“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活动,谭惠芳是培训老师之一。她常常带领中小学生到谭天度故居参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谭惠芳的影响下,她的侄子岑旭彬担任谭天度故居属地北街村支部书记,还参加了村里成立的志愿服务队。

在谭天度故居门前,谭惠芳早年种下的菊花、米仔兰等已花开满园。走在通往谭天度故居的小巷里,芳香扑鼻,沁人心脾。“谭天度一身正气,守住他的故居,是出于对他的敬仰,更是作为谭氏后人的责任。” 谭惠芳说,“我会一直守护下去。”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科科长谢称英:

甘做基层文保路上的“老黄牛”

王竹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称英(左二)与群众交流 受访者供图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游人如织。“于都是红色文物大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00余处,可移动文物2200余件(套),筑牢文物安全基础防线任重道远。”谢称英如数家珍地说道。

谢称英工作17年来,她是同事眼中的学习标兵,苦修内功,了解各类文物安全法律法规;她是村民们眼中的“连心桥”,深入基层,勇于面对和解决文保难题;她更是基层文保人眼中的“老黄牛”,每逢法定节假日,都会带领同事深入文物点贴安全告示,检查文物安全情况,嘱咐文物守护人各项安全事宜。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村子环境越来越好,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一条条红色标语成为鲜明的标志,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大幅提高。”

这是因为,谢称英负责的“于都县红军标语保护与利用”宣传推广项目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中华钨矿公司旧址保护利用”入选江西省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她还创新思路,积极搭建文物安全三级责任联动网络和白蚁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并负责开发了“于都革命文物数字平台”小程序,持续探索文物安全监管新模式,推动红色文物保护和利用高质量发展。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蓝华英表示,能打“硬仗”、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是谢称英的优秀品格。2008年至2012年,谢称英以馆为家、起早摸黑,奋战在乡间一线,与同事共同勘察、整理、登记、录入文物数据,完成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工作,为后期的文物安全管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今年,谢称英又带领科室同事完成了第六批县保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和公布工作。2023年,谢称英在领导的带领下负责举办了第一次于都县文物保护工作会,各乡镇的分管领导和文物热心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明确了三级责任主体,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状,让全县文物工作从上到下拧成了一股绳。

为了解决文物白蚁防治难度大的问题,谢称英与于都县住保中心主动对接,举办全县白蚁防治培训会,对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白蚁灭杀并安装防治装置,还确定了白蚁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和长效管理机制。2023年,于都被全国白蚁防治中心评选为全国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蚁综合治理示范建设县。

为了让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实现数据网络化、便捷迅速实时管理,谢称英还负责开发完成了“于都革命文物数字平台”小程序,大大提高了文物安全管理效率。于都文物监管平台同时纳入于都天网工程,实现了于都文物安全多层管理保障。游客们还可以通过小程序,“云游”红色遗址,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红色故事。

多项措施的推进让于都文物安全“软装”和“硬装”提质升级,为保护和利用好这座珍贵的“红色基因库”打下了坚实基础,于都文物安全管理态势实现了从单一奋战到全民发力、从事后反馈到实时解决的蝶变。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馆长常芳:

“不能让人们忘了这个地方”

本报驻山西记者 朱 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芳进行讲解工作 朱 萌 摄

太行巍巍,一座名为砖壁的小村藏在崇山峻岭中。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4次进驻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并在此部署、指挥了百团大战。岁月变迁,昔日的驻扎地成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中,苍松挺拔,月季在青砖石墙间悄然绽放。“它们是2005年我刚来这做讲解员时种的。”作为纪念馆招募的第一批讲解员,如今已是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馆长的常芳说。近20年间,她守望着八路军总部旧址,悉心打理着一草一木,挖掘、记录、传播着这里的红色历史。

常芳1983年出生于武乡县,在从事艺术工作的父亲的影响下,各类红色经典剧目陪伴她成长。2003年,她参加了武乡县举办的一次红色采风活动,活动中抗战老兵及其后人亲口讲述的战争故事深深震撼着年轻的常芳。“我觉得自己也该去做些什么。”通过公开招聘,2005年,常芳和另一个女孩一起来到距离县城45公里的砖壁村做讲解员。

过去,砖壁村有“不钻沟无以觅路,不爬坡难以进村”的说法。第一批讲解员没有宿舍,她们就住在村民家,自己烧火做饭。有一年冬天,她们住的地方锅炉熄灭了,寒风刺骨,两人跑遍砖壁村,借煤球生火取暖。那时的她们在全是土路、没有路灯的村子和旧址间往返,身兼看门人、清洁工、文保员、讲解员多个角色。

“当时县里的红色旅游还在发展,关于旧址的解说词只有大纲。我们每天都和村民交流,收集砖壁村口耳相传的红色故事和实物资料,以充实解说词。”知道来了两个年轻讲解员,淳朴热情的村民总会主动来讲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常芳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地方偏僻、条件艰苦,近20年间,一批批讲解员、文保工作者来了又离开。“我还这么年轻,去大城市做点什么工作不好呢?”她也曾犹豫,却在每次讲解后看到眼含热泪的游客时,坚定了留下的信念。“我不能让人们忘了这个地方。”她说。

近年来,武乡县全力打造“太行红色会客厅”,拓宽文旅发展新业态。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的变化显而易见:一条高标准的红色旅游公路贯通县城到东部的所有景点,进入砖壁村的土路变成了双向柏油路;纪念馆的集体宿舍建了起来,目前有19名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砖壁村因这段革命历史而闻名,来此参观学习的游人络绎不绝,仅2023年便接待了约13万人次。

从讲解员到馆长,常芳的工作重心也从讲解、传播转为以挖掘、研究为主。在武乡县文化和旅游局、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的领导下,她进入八路军文化研究部门,参与编辑集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于一身的刊物《传承》。

为了把红色革命故事讲述得更真实、感人,纪念馆定期组织讲解员开展“红色故事、文物故事再提升”活动,积极联络抗战老兵或其后代,就百团大战以及八路军总部驻扎砖壁时的故事进行采访。常芳和同事们还把部分故事编排成情景剧在馆内演出,帮助村民排演红色节目。

“守护旧址是一份平凡的工作,我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有的只是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热爱。”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常芳坚信:写在纸上的可以擦去,刻在石头上的可以磨去,但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将成为永恒。“我们会把红色故事融入日常讲解中,持续丰富红色文化展现形式,让太行精神代代相传。”常芳说。

一座红军墓 四代守墓人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军(右一)为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过洞口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有一座被青松翠柏环抱的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后有座红军墓,墓中长眠着红军长征途中在当地牺牲的20余名红军烈士。今年46岁的当地村民王军每日看顾这座红军墓,定期除杂草、添新土、修裂痕、描碑文。自2013年从父亲王水洪手中接过守墓的责任,王军已是家中第四代红军墓守墓人,他们已接续守墓89载。

这是一段红军舍命救百姓、百姓感念红军恩的真实故事。1935年12月21日,红六军团主力部队在长征途中从高沙向花园进军,遭遇敌机扫射投弹。12岁的王康元正好放牛归来,在炸弹即将落在他身边时,一名红军战士扑上去将他压在身下。炸弹连续爆炸,王康元躲过一劫,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在这次空袭中,有20多名红军战士牺牲。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和村民们一起,将遗体掩埋于自家豌豆地里,后迁坟至如今的红军墓。此后,王仁德多了一重身份——红军墓守墓人,这一守就是祖孙四代。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经常带我来扫墓。”王军说。从曾祖父王仁德,到祖父王康元,再到父亲王水洪,守墓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来。至2013年,王水洪因身患疾病,无力承担守护责任,把守墓接力棒传给了王军。

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王军不仅仅守墓,还成了这段红色故事的讲述者。“近些年,这片红色热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给红军扫墓,也有单位前来进行红色教育。”王军说,“他们来这里不仅仅是扫墓,更重要的是传承红军精神。作为这段红色故事亲历者的后人,我责无旁贷。”王军仔细查找、梳理文史资料,在县志中找到了当年红军为救他爷爷牺牲的记载,还向亲历了当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历史的老人们请教,日复一日地向来这里的人们讲述红军英勇奋战、舍己救人的事迹。“村里的老人说,当年红军在这里帮助老百姓,而且夜不入户,就睡在老街两边的木房子外。”王军说。

守墓是王家为感念红军恩情的义务之举。王军如今在当地的太阳能电站做运维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方便看护红军墓。“每天出门和回家我都会经过红军墓,扫扫落叶、擦擦灰尘,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到清明,王军还会带着家人在墓前祭扫,这已是王家传承了89年的传统。

“红军墓中的烈士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精神永存。”王军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守护在这里,我义不容辞,也很自豪。我要把红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一代代传下去。”

近些年,当地把西中社区红军烈士墓作为党性教育基地,设立了红色陈列馆、红军标语廊、红色文化长廊等,吸引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前来参观学习、瞻仰祭扫。2019年,包括红军烈士墓在内的红二、六军团洞口花园会师旧址被列入第十批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六军团在洞口长征的故事正被更多人知晓。

2024年6月24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红色故居守护人谭惠芳:“不敢忘”的承诺》、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科科长谢称英:甘做基层文保路上的“老黄牛”》、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馆长常芳:“不能让人们忘了这个地方”》、

《一座红军墓 四代守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