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党群阵地嵌入式便民服务提质升级,顾村镇依托党建“微网格”和“四百”大走访机制,探索建立居民需求、服务资源、民生项目“三张清单”,通过精细化目标设计、体系化功能打造、市场化资源整合,创新打造“党建+”社区食堂,不断深化社区食堂精细化建设水平,持续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创玉兰园居民区党支部撬动党建资源,提标阵地能级,以“邻聚你我 暖心为您”为理念,让居民在三餐之余感受幸福“食”光。推进“民意收集、问题整改、资源共享”三项机制,建设社区食堂“玉兰小馆”,盘活结对共治、能人达人、志愿服务资源,成立“烹饪兴趣班”,努力实现“平台就近可及、菜式多元可选、价格实惠可行”的目标。食堂开办以来,党支部联合“三驾马车”不断优化运营方案,餐费从原来的人均40元降至20元以内,用餐居民数量较以往增加3倍,努力提升居民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华四季园居民区党支部围绕“15分钟助餐服务圈”建设,打造顾邻社区食堂,聚焦辐射周边大华锦绣四季、青秀城东区、青秀卓庭多个社区,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增设夏季菜及本帮菜,实现社区助餐扩面增量、为老服务提质升级,日均就餐人数超300人。同步探索“党建引领+红色联盟+N”运行机制,打造“饭堂贤聊”居民议事角、能人达人会客厅,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片区治理新空间,形成社区与居民双向服务的基层治理新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区级美好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收集60岁以上、独居、异地搬迁户、“空巢老人”等居民“急难愁盼”,有针对性地探索成立个性化、品牌化社区配餐点,梳理形成为民服务个性化清单,如馨十一以“3·3·1”机制推动为老配餐服务,文宝苑党群服务“胶囊驿站”驻餐服务,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享受党群阵地带来的温暖“红利”,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热情活力。

下一步,顾村镇将持续聚焦“六大计划”关键目标,靶向对照建设“八个一”目标,扎实推动“三联三融三促”基层治理体制运行,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基层治理精细化实践探索,创建社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