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肺结节大于6毫米,要紧吗?要不要手术?”6月23日一早,家住宁波慈溪浒山街道的陈女士带着一份体检报告匆匆赶到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浒山分院(浒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新设立的“肺结节诊疗一体化门诊”,向前来义诊的“国之名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胸外科主任胡坚教授咨询。得到“无需手术,只需定期随访”的回答后,陈女士松了口气,“这下放心了,专家帮我排了肺里这颗‘雷’,也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诊现场(冯茜供图)

随着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像陈女士这样查出肺结节乃至肺肿瘤的患者也多了起来。以往,很多患者往往渴求更优质的医疗资源而奔波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今后,他们可以在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找到最优解。

引省级肺癌早筛项目落地

6月23日上午,“浙江省肺癌早期筛查普查项目慈溪工作站”授牌仪式暨“‘浒’您健康 轻肺行动”义诊活动在浒山分院进行。包括胡坚教授在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派出一支由近20名胸外科领域的“省字号”专家团队前来,与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的胸外科专家一同开展联合健康义诊,围绕肺部疾病,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健康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授牌仪式(冯茜供图)

不仅仅是“把专家请进来”。建立浙江省肺癌早期筛查普查项目慈溪工作站,是慈溪市卫生健康局、属地浒山街道等多方协同,援引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和行动缩影。

在肺癌防治领域,浙大一院走在全省前列,作为省肺癌早期筛查普查项目的牵头单位,也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肺癌7种自身抗体筛查多中心研究课题的浙江省中心单位。“领军人”胡坚教授为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创始主任委员。

“这意味着,慈溪与这项国家级的健康筛查项目接轨,也代表,在胸外科诊疗领域,慈溪和省级大医院‘同频’,未来也将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慈溪,让市民在肺肿瘤防治方面有更多可及性、便捷性。”授牌仪式上,慈溪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朱国泉如是说。

慈溪迈出“分级诊疗”探索步伐

提及肺结节,市民不陌生。医生介绍,普通人群的肺结节查出率约有70%,而肺部疾病中危害性更大的则是肺癌,被誉为居民健康“头号杀手”。但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因此患者只能通过主动体检,特别是做影像学检查达到筛查目的。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肺癌筛查团队数据显示,在肺癌筛查中发现早期肺癌的受检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80%,可见肺部早期筛查对肺部肿瘤防治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认为,在国家健康战略大背景下,构建起一个‘国-省-市-县-乡’五级健康诊疗体系非常关键。我们在慈溪率先完成这样一个体系构建,当然未来还会有更多基层探索。”胡坚教授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义诊现场(冯茜供图)

早筛早诊早治,对患者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慈溪已在这一领域作出诸多努力。2019年1月,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援引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力量,成立慈溪市肺部肿瘤预防与诊疗一体化中心、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慈溪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在市级医院层面率先一步。

“根据这五年门诊情况来看,肺结节、肺肿瘤群体的确比较庞大,仅肺结节诊疗会诊中心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术前科普、术后康复,都需要有更多力量投入。”慈溪市人医胸外科主任吴丹认为,“‘防’在基层医院,‘治’在市级医院,‘康复’再回到基层,依靠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家庭病床’机制来延伸触角,打通胸外科领域分级诊疗的‘任督二脉’,锻造肺部肿瘤防治的‘最后一公里’显得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学科远程会诊(冯茜供图)

为进一步完善整体配套,目前浒山分院已经建成MDT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心,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为有需要的患者实现和胡坚教授团队的远程会诊。

“同时我们已增设保障相关的肺肿瘤检查检验、CT影像技术,每周将有市人医胸外科专家来坐诊,后续我们还将建设5G智慧药房,为肺结节诊疗一体化门诊整体配套。”浒山分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胡萍萍表示,在省级专家“把脉”下,该院将以工作站授牌为发展契机,进一步配足胸外科筛查诊疗力量,以筛查为基,从科普先行,努力为基层分级诊疗“打样”,为健康慈溪助力。(冯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