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期,上海本土咖啡品牌Manner咖啡因连续两起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冲突事件而备受舆论关注。

Manner咖啡是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的精品咖啡和多元化的产品线,迅速在咖啡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除了咖啡、茶饮、冰沙等传统饮品外,Manner还提供了咖啡机、咖啡杯等周边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企查猫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为403.1465(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餐饮服务,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日用百货的批发、零售、网上零售、佣金代理(拍卖除外)、进出口及相关配套服务,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策划,会务服务。字节跳动和美团等巨头都投资过这家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nner咖啡主打性价比精品咖啡,客单价在15~20元左右。刚开始保持着“小而美”的开店模式,但自2021年以来,Manner咖啡开始扩张。截至2024年6月10日,总体门店数已经达到1295家。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迅速扩张,Manner咖啡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即使是在上海,Manner的咖啡师月薪基本在5000元,但这份收入却需要咖啡师们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和牺牲休息时间来换取。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布的茵赫实业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缴纳五险的员工人数为1225人。

此外,部分门店的员工配置也显得捉襟见肘。据了解,Manner店面,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假设以15元一杯的平均单价来计算,一位店员一天最多要做300多杯咖啡。

没有五险一金,工资低,而这份普通的薪水,需要咖啡师马不停蹄地劳动才能换来。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Manner咖啡创始人39岁的韩玉龙和31岁的陆剑霞夫妇身家达到72亿元,入选《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在榜单第3058位。

近年来,咖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低价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库迪咖啡甚至表示已经做好了“全场9.9元促销”三年的准备,而瑞幸也推出了9.9元的燕麦拿铁,打破了市场的低价记录。这种价格战不仅压缩了咖啡品牌的利润空间,也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态势。

连锁咖啡店多分布在新一线城市

根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我国连锁咖啡店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占比达到23.58%。其次是二线城市,占比为17.01%,一线城市占比为15.40%。这三者合计约占56%。咖啡的线下消费渠道以连锁咖啡店为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4月7日。

“放松舒缓”成为消费者购买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咖啡为“消费升级”类产品,其属性契合国民的新消费需求,兼具提神醒脑的功能属性、精致生活的文化属性以及“第三空间”的社交属性。同时,中国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从仅为功能性的提神醒脑,向精神愉悦方面转变,“放松舒缓”成为消费者购买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幸咖啡主打“每周9.9喝咖啡”

目前,瑞幸咖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库迪咖啡。库迪咖啡成立不到一年便迅速扩张,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并采用快速扩店和低价营销策略。在2023年4月,库迪率先推出8.8/9.9元券;6月,瑞幸则推出了“每周9.9喝咖啡”的营销策略,推出9.9元到店券,获得顾客热烈反响,带动门店消费人数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随着咖啡消费人群的增加和消费者对咖啡品质要求的提高,咖啡行业参与者将更加关注咖啡豆的选择和线下门店的选址,推动行业构建完整的咖啡全产业链。同时,咖啡品牌将扩大门店覆盖范围,在高线城市和周边地区建立系统联动。此外,咖啡作为食品饮料,品牌营销将成为重点,未来将建立“品牌-代言人-消费者”三方深度绑定关系。新中式咖啡有望满足热衷国风文化的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随着咖啡消费习惯的结构性变化,产品层级增加,能够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这种平价化渗透正在对茶饮产生挑战,并促进更多本土化融合,共同拓展饮品市场。咖啡消费文化逐步养成,从速溶咖啡引入,到高线城市渗透。根据阿里数据显示,中国一二线城市咖啡消费者人均量为260-320杯/年,接近欧美主流国家水平,但整体仍较低,据灼识数据,中国2022年咖啡人均量仅为11.3杯/年。研究认为,咖啡市场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其功能性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而创新产品也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和社交化需求。从中国企业的优势领域来看,连锁咖啡店和咖啡机可能是最快实现可复制盈利模式的领域,因此应重点关注连锁咖啡业态和优质咖啡机企业。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