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扎堆入局的造车“新势力”陆续开启新车交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大声疾呼:“行业健康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

今年,面对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付于武再次公开告诫:“我们不能内卷,我们卷不起,也卷不赢;我们不能走捷径,我们也没有捷径可走!”

八点思考

6月18至20日,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在北京举行。会上,付于武做了“汽车技术生态创新与人才发展”的主题分享。

1、呼吁当代汽车人:不辜负伟大的时代。为什么说现在是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它是几代中国汽车人创新创业得来的。这个时代既有物理层面的技术革命、能源革命、数字革命叠加带来的时代变化,也有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创新创业,我们不要辜负这几代汽车人,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2、用创新铸魂,建设汽车产业强国。拿智能电动车来讲,我们是全产业链的创新,出了这么多创新型的企业,这么多创新型的企业家、创新型的科技人员,每每看到这个让我感到中国人真的不得了。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才有了欧盟的制裁,才有美国100%的关税,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具备极大底气。所以,强国之路靠创新,唯有用创新铸魂,才能实现汽车产业强国。

3、关于新时代汽车人才建设的八点思考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预测,付于武对汽车产业的人才建设提出了八点思考。

第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付于武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风清气正的环境和正能量,这也是滋养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坚固基石。具体包括:不打价格战、不内卷、不走捷径、尊重和敬畏市场、尊重和敬畏科学技术、尊重和敬畏人才。

第二是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当前形势下,汽车产业对人才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政、产、学、研、用各方应共同努力,从政策引导、教育和培训体系、人才聚集和流动、人才标准和评价等方面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体制,联合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第三是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宽松环境,付于武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优质土壤,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创新、给与信任、宽容失败。

第四是大胆实践,给创新者以机会。面对汽车产业的新技术、新趋势,青年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应给与青年人才更多机会,有效激发汽车产业创新活力。

第五是为汽车产业出海做好人才储备。付于武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链协同出海的战略。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不只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还将面临国际金融、国外文化、运营管理等挑战。因此,在推动产品出海的同时,企业还要为出海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让文化和团队随着产品一同出海,为国际市场的复杂环境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第六是践行企业家使命担当,为培养创新人才不懈努力。人才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负责人应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作为第一责任人,发现和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包括:多渠道引才、全方位育才、重举措留才、大力度用才、明考核管才、搭平台成才。

第七是教育体制改革与企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共塑未来人才新格局。新时代的汽车人才培养,需要各方协同合作,特别是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互补,构建产业需求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携手培养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说:从专业设置上更加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匹配企业技能要求、校企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方式、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

第八是秉承长期主义理念,践行人才培养百年大计。付于武认为,应把人才培养上升至战略高度、把人才培养当作百年大计,理论与应用并重,行稳致远,着力培养汽车产业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创新人才,实现汽车产业强国。

尊重规律

近年来,纯电动车增长降速势头明显,节能车型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早在2018年付于武就呼吁行业要升级、转型两手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付于武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但是我对目前出现的新能源热、智能化热还是有很大担忧。过去几十年,中国汽车产业永恒的主题是升级,不断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不断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不断降低风阻,提高电子电器水平。但是,最近四五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处都是新能源、智能网联的论坛,到处都搞智能网联示范区。虽然提出了禁售燃油车,但燃油车发动机功能升级就到此为止了吗?我觉得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一定不要误判。在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的今天,我们特别要强调转型和升级的关系。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不能有所偏颇。正像外国同事跟我谈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正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大幅提升,每年起火概率也已经从最早的万分之0.49上升到了万分之3,略高于燃油车的起火概率。回想起2018年付于武“安全意识一定要渗透到骨髓里”的提醒,其前瞻性令人感叹。

当年,付于武指出:“安全、节能、环保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电动车要安全,电池必须安全。不光是电池包、电池组的安全,单体电池也要安全。所以,安全具有一票否决权,安全应该成为我们汽车工程师思考任何问题的首要前提。”

“我们卷不起,也卷不赢!”这句话反映出付于武发自内心地焦急,多年前,付于武曾多次告诫厂家要注重积累与沉淀。

付于武提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造出好产品,但打造明星车型需要对细分市场精准定位,针对客户群做详细的市场调查,以及同类产品的对标分析,需要持续地创新努力和优秀的体系能力,需要在品质、品牌与服务方面长期积累和沉淀。总之一句话,好产品等不来、急不得、快不了,打造爆款产品必须耐住寂寞没有捷径可走。”

“汽车产业已经存在发展了130多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地积累、沉淀、总结、归纳,升华为全球汽车业可接受和认可的规律。希望全行业保持足够的警醒,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推动产业更加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付于武当年的思考如今仍然值得借鉴。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