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48年,参加高考次数最多的,莫过于四川考生梁实。今年已经57岁的梁实,今年是第28次参加高考,他的高考目标则是四川大学数学系。

梁实第一年参加高考还是1983年,父母都是老师,家庭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可惜兄弟姐妹5人都没考上大学。排行老四的梁实觉得有些遗憾,希望自己能通过复读考上大学,实现全家人的梦想。

令人遗憾的是,他好像在学习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连续复读3年都没考上大学,家里人都看不下去了,安排他去技校学习并工作。没想到梁实一边打工一边继续背地里参加高考,40年间,但凡高考政策允许他报名,几乎场场没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8次高考446分,未过二本线,可能不会再考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梁实的高考经历被网友津津乐道,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原本打算不考上川大誓不罢休的他,不得不更改策略,弃理从文,也放弃川大,只要能考上本科,有机会读大学就好。毕竟从明年开始四川也将实行高考新模式,他再想考大学就更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高考前还信心满满,第一天走出考场后直言语文能答110分,数学力争考到130,第二天文综考完后就眉头紧皱,觉得可能会再次落榜。可能是高考后,根据网上的答案提前估分了,梁实在查分前就神色紧张,他预测自己也就能考400多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3日晚10点是2024四川高考公布成绩的时间,梁实看到分数后直呼心情糟透了,总分只有446分。语文确实如他所料,考出107分,但数学只有91分,外语才89分,文综成绩最不理想仅有159分。梁实很懊恼,觉得地理很简单,为啥只有37分。

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4分,但总分仍比四川二本线低了11分,这就意味着梁实填报志愿只能报专科院校,上不了本科。这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很有可能直接放弃填报志愿。目前他没有继续复读的打算,努力了半生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觉得高考题不难,为啥连二本线都过不了?

正常来说,只有高考成绩好的学生觉得题目简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是因为题难才没考好。梁实一直觉得高考题不难,但是每年考试分数都不理想。28次高考仅有几次超过了二本线,但因为没达到川大分数线,都放弃了。

梁实家里有很多高考复习材料,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做过的痕迹,不像有些学生,书上写得密密麻麻。梁实表示,他从来都不背知识点,单纯靠理解记忆,这也是他喜欢数学的原因。语文成绩好,大概也是多年复读,熟能生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方式学习理综都很吃亏,更别提他转成文综。文科全靠死记硬背不行,完全不背更不行。如此来看,唐尚珺复读能从专科分数提升到600分左右,而梁实一直成绩高,大概率并不是天赋不够,完全是方法有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梁实并没有因为参加高考而影响生活。他完全是把高考当成一项兴趣爱好,并没有影响工作、赚钱、结婚生子,而且他长期备考,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据说梁实的儿子高考成绩比父亲好许多,在国外留学读了博士,今年孙子都上小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复读算浪费教育资源吗?

高考复读率逐年攀升,难免会有人质疑复读生会浪费教育资源。要是因为发挥失常,复读一次两次可以理解,超过3次就不值得提倡了。毕竟高考复读不仅浪费了复读费用,更浪费了宝贵的青春。高考结果固然重要,但这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质疑梁实复读是哗众取宠,浪费教育资源。他本人表示,高考是交报名费的,怎么算浪费资源。说他哗众取宠博人眼球,他也不赞同,毕竟他没有直播带货更没有接任何商务活动。早在90年代,他就因为发现商机而成功创业,在别人月薪只有几百块钱时,他的厂子年收入就能达到上百万,早就已经实现财富自由。

他考大学不是为了就业,完全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或许有人觉得他占用读大学的机会就是浪费名额,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学生。实际上高等教育既然没有年龄限制,就说明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虽说学业不理想,但他却是商业奇才,这也说明高考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想要实现大学梦,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即便想要高考复读,什么时候都不晚,别因为一个执念而被耽搁在原地数年。成为梁实不可怕,成为唐尚珺才是悲哀。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梁实第28次高考落榜一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