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2日早晨,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主席给中南海发了一封紧急电报,收报人是周总理。

只见电报上写着:斯大林同志已同意周总理来莫斯科,共同签订“新的条约”,中共中央务必在5天之内准备完毕,周总理尽快赶至莫斯科。

但没想到,看到电报内容的周总理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这本是好事,为何周总理突然表情凝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点名董老

周总理想到了很多事情。

第一,他此次是否能够实现原定的目标?第二他离开以后,谁能暂时代替自己主持国务院的事务?

如果毛主席在国内还好,关键是现在主席和总理都离开国内,简直太让人上火了。

莫斯科给周总理的准备时间只有5天,原来没有与斯大林能够会面的希望,所以也没有做好准备,现在要从头开始。

周总理与毛主席进行了沟通。毛主席点名一人做临时的代总理。

对于这个人,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

作为总理,担子很重,要抓内政、抓外交,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到社会矛盾,都要关心。

知识要丰富,组织能力要强,还要有一定的号召力,道德品质要高尚。必须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数一数当时国内的重要人物,能够担此重任的人真是不多。

毛主席觉得谁能够做代总理?毛主席建议董必武同志担任代总理,大家一致同意。

为什么董必武同志有资格代替周总理临时主持国务院工作?原来董必武同志参加革命的时间非常早,理论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

董必武同志年龄比较大,因此大家习惯称他为董老。董老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革命者,能力就更不用说了。

董老曾力挽狂澜

董老出自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关心社会现实。

出生于清朝时期的他对清政府的腐败以及软弱深恶痛绝,因此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要推翻压在我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老在25岁的时候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但是后来他发现,国民党就是新军阀,根本就不能够将我国人民拯救出水火之中。

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等人各自盘踞一方,贪污腐败,比清政府好不了多少。面对外国列强也是点头哈腰,所以在天津和上海有大量的外国租界。

正在此时马列主义思想在我国生根发芽,并开始扩散,董老终于找到了曙光。

1920年8月,董老在武汉和陈潭秋等人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参加了中共一大会议,并认识了毛主席。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董老一直从事文职工作,从来没有上前线指挥部队作战,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无非是写写文章、做做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董老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董老和陈赓、李克农一样,也是我国情报工作的领导者。

他培养了很多著名的特工,这些特工在国民党重要人物的身边埋藏,向中国共产党传递了大量重要的情报,多次使中共中央化险为夷。

比如在解放战争期间,号称蒋介石的王牌之师的胡宗南部队向延安进攻,准备将毛主席抓住,彻底摧毁中国共产党,没想到他的纪要秘书竟然是中共特工。

此人就是直接受董老领导的熊向晖,胡宗南的大量作战计划、军队实力都被秘密送到延安,最终胡宗南一败涂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吃惊的是,直到解放以后,胡宗南才知道,原来熊向辉是中共人员,可见董老选人用人的水平之高。

另一个特工也体现了董老选人和用人水平之高,这个人就是沈安娜。她是一名女特工,没有在军队工作,而是在国民党秘书处,看起来职位并不重要,专门负责记录国民党高级会议的内容。

国民党的高级会议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蒋介石主持容,专门讨论针对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打击计划,沈安娜通过秘密渠道告知了董老会议内容,然后传递到延安。

董老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不但能够领导好情报工作,还能够管理好经济。

比如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国的金融非常混乱,货币种类非常多,袁大头、洋元、美元、解放军发行的货币、国民党发行的金元券都在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货膨胀的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延安地区的经济安全。为了避免物价飞涨影响解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统一货币。

要想统一货币,就要成立统一的银行。

当时我国有大量的国外银行、国内银行以及民间成立的前庄,成立统一的银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在董老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了,并发行了第1套人民币。

1949年以后,董老担任了多个职务,例如最高法院的院长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同时还任副总理。虽然职务众多,但是董老主要做法制工作。

董老勇挑重担

正是能力突出、德高望重,所以毛主席认为董老是最合适的代总理人选,不过董老却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其实这是他谦虚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得知周总理此行非常重要,董老还是以64岁的高龄担任了代总理,因此周总理踏上了前往莫斯科之路。

周总理在莫斯科待了两个月,那么他要去办什么事情而非去不可?

原来他要去签订一份条约。这份条约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所以1949年12月6日的时候毛主席就以给斯大林祝寿的名义前往莫斯科进行谈判。

此条约涉及到苏联的切身利益,所以谈判并不顺利。这个条约是什么?这个条约就是《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其实早在1945年8月14日的时候,苏联就和我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么为什么还要再次签订?

原来上次是国民党和苏联签订的,在这个旧条约里有很多不平等条件。比如辽宁旅顺在30年内归中苏海军共管、我国的长春铁路在30年内也归中苏共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我国的主权不完整,我国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的身份。

毛主席建议签署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同意了。

这时需要就细节进行谈判,所以要有更多人参加,其中就包括外交工作人员。当时周总理兼任外交部长。

此次谈判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董老在国内的工作成绩也非常多。

当时的新中国,废待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吃不饱饭。

一是土地面积不足,二是粮食亩产量太低,三是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董老组织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统一全国的救灾工作,尽最大程度让人们吃上饭。

粮食储备比较多的地区和严重缺乏粮食的地区进行了沟通,多余的粮被分给了缺粮的地区。此外,董老还参与制定和主持通过了《婚姻法省》等10多个法律法规,每天他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

董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人才,董老为中国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像董老一样能力突出、作出贡献的人还有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