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据新华社消息,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京揭晓。南都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其坤,1963年12月生,籍贯山东蒙阴。中国共产党党员。1984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至2020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2020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副书记、校长,2022年起任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引领性重大科学突破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分子束外延、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超高真空互联系统,成为在量子材料原子尺度可控制备和表征方面国际通用的强大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他率领团队取得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高温超导的两项原创性科学发现。拓扑绝缘体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次里程碑性突破,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的发现则开启了高温超导的全新研究方向,均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学术影响。他两次受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在诺贝尔论坛作特邀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首位中国籍科学家荣获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2024)和国际低温物理最高奖—菲列兹•伦敦奖(2022)。目前,薛其坤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的相关研究中仍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继续引领着这两个方向的国际学术进展。

2020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他通过制定“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确立了南科大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提出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三三五方略”,带领学校成功入选“双一流”,成立首个与国际著名企业合作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不断推动南科大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于2000年首次颁奖,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自设立至今,共有37位科学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