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6月已经过半,炎热的夏风扑面而来,端午节进入了倒计时。2023年与往年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有两个春天,两个二月,也正是受到闰二月的影响,今年的端午节与夏至连在了一起,虽然每年的端午节已经入夏,但是今年的端午节显然会更加炎热一些。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囊括了天象崇拜,农耕,人文,娱乐,祈福避灾等众多的内容,使得端午节满含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围绕着众多的内容,自古以来,端午节期间流行着很多的风俗与讲究,人们通过这些风俗来表达身体安康,平安无疾的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2日就是端午节了,小时候常听到老人们说“端午3不空,不富也平安”,你知道是哪“3不空”吗?无论何时,老传统都不能丢了。下面就来跟大家详细分享,看看你的家乡有这些风俗与讲究吗?

端午3不空——祭桌不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人类之本也”,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不能忘本。中华民族将孝视为美德,而祭祖正是传承孝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当中,人们都要先祭奠先祖。在道教当中,将全年分为五腊,为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以及诸神,从而获得福泽,五月初五为地腊,所以在一些地区流行着祭“地腊”的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讲究祭桌不能空,也就是不能忘了祭祖,而是要提前准备好果品酒撰以及先祖喜欢的饭菜,摆在祭桌上,以供先人享用。同时在心中要表达对于先人的追思与怀念,当然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可以在心中默默诉与先祖,祈愿先祖保佑家人平安无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3不空——门窗不空

农历五月可以说是难熬夏日的开始,此后气温明显升高,各地进入雨季,空气潮湿闷热,同时候各种毒虫蚊蚁等变得异常活跃,如此的气候以及环境对人们来说有着不小的考验,尤其是在古代过去,度夏的设备以及驱虫的手段都比较单一,人们也就更加忧心,将农历五月视为“恶月”“毒月”。

当然古代的老祖宗们也是充满着智慧的,人们发现了艾草,菖蒲等草药,这些不仅可以驱赶毒虫,还有助于净化空气,醒神明目等,而且在农历五月,这些草药达到了生长的顶峰,药效最强。所以人们便在端午节期间采摘新鲜的艾草,菖蒲等,悬挂在大门以及窗户旁,来驱赶毒虫蚊蚁。除了悬挂艾草,菖蒲外,有的地区还讲究悬挂桃枝,石榴花,大蒜等,寓意驱毒避害,保佑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广东的一些地区,还流行贴“午时符”,具体形式为,准备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也有的地区会用朱砂在黄色的纸上写下““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然后贴在门的两侧,宛如小对联一般。其目的都是避灾祛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3不空——身上不空

在古代人的眼中,端午节为“恶月恶日”,所以围绕着“避恶”,民间有着很多的习俗。老人们会给小朋友准备好新衣服,五色线,艾叶香包等,在端午节的早上,就给小孩子穿上新衣服,手臂上拴好五色线,胸前挂上香包。这些物品都象征着吉祥,人们希望通过这些物品能够将不好的运气,疾病等都赶走,保佑孩子平安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老人们还讲究将雄黄酒涂抹在小朋友的额头前,并画出一个“王”字形,在人们的观念里,“王”代表着虎,而虎又为百兽之王,可以镇守家宅保佑平安。不仅如此,人们还会将雄黄酒涂到小朋友的耳朵,鼻子,手心,脚心等处,意为赶走疾病和霉运。

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身上不能为空,不妨给孩子准备好五色线,香包等,图个吉利,寓意保佑孩子平安无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3不空,不富也平安”,即祭桌不空,门窗不空,身体不空,这些都是端午节期间的一些重要习俗与讲究,这些习俗传达出了人们对于消灾避祸的渴望,也正是这些习俗,让端午节的氛围更浓了,不仅仅是吃粽子这么简单。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不妨提前准备好,让孩子多多了解传统习俗,这样也会让这个端午节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无论何时,老辈传统都不能丢。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