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向学笙

老而愈旧,还是老而弥新?传承至今的老字号,如今有了新的加持。近日,2024年“心动老字号·焕新计划”启动,将通过推出免费运营扶持、组建“老字号推荐官”团队、多场线上线下活动、产品权益认证、公益补贴等举措,帮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构筑新优势。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字号、商标等)。孕育于历史长河,承载着文化精髓,根植在百姓生活,中国老字号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中华老字号来说,“老”首先是一种优势。历经岁月沉淀、备受百姓欢迎,老字号的工艺更加纯正、品牌更为知名、声誉更有保障,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然而,换个角度看,“老”也是一块短板。观念陈旧、机制落后、品控下降,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面临考验,甚至遭到淘汰。2023年底,商务部等5部门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带来了不小启示。

时间变动不居,市场更不会一成不变。只有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才能跟上节奏、持续发展。避免老字号隐入历史的尘埃,就要使其有更大的舞台、更多的窗口,让更多人走近、了解乃至参与老字号的故事。在这一点上,网络平台大有可为。数据显示,中华老字号在抖音的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了99%,播放量达到4906亿,用户主动搜索“老字号”的次数达到1700万,对比上一年增长217%。如此庞大的数据,既是老字号实现新发展的蓝海,也创造了双向赋能、互利共赢的可能。

正因如此,老字号的数字化升级,不失为提升现代化产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线下销售缩水的情况下,老字号企业纷纷成立电商、直播团队,并借助社交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和“种草”带货,在好吃、好看、好玩上动脑筋,在求新、求快、求变上下功夫,收获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客群的欢迎。事实证明,老字号的创新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掌握传播规律,实现优质产品、优质平台、优质故事的互动。

当然,创新突围,更要守住正途。优胜劣汰是市场铁律。无论如何,产品质量、服务水平都是老字号的立身之本。老字号要想赢得未来,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也不能为了流量、为了曝光弄虚作假,必须活化利用资源、赋能产品服务,把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底印发的《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作出了相关部署。面向未来,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北京市商务局、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指导下,期待抖音生活服务等社交平台加码对老字号的支持,拥抱更多的老字号品牌,完成老字号品牌的数字化升级,更希望看到由此带来的新生机、散发的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