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遭遇16年来最强冻雨过程

汛期以来,累计降雨量比往年多29.3%

株洲极端天气频现,谁在搅局?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娜 实习生/尹湘琳

今年时间过半,回望天气,你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极端”二字当之无愧。

2月,株洲遭遇16年来最强冻雨过程,“冻雨”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4月,进入汛期后,株洲接连遭遇1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比往年多29.3%。

为何极端天气愈演愈烈?全球沸腾年代里,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今年来,更多的雨水、更冷的冬天

每个季节都有专属的天气,春夏是晴和雨,秋冬是风和雪。

这些元素,组成今年株洲特有的天气记忆。在株洲市气象台台长李细生看来,“雨”和“湿”是今年以来至5月株洲气候的明显特征。

先说当下的汛期。

株洲的汛期,多雨是常态。

株洲市气象台曾做过一个统计,这期间的降雨,约占全年累计降雨量的60%左右,特别是4至6月主汛期,降水量可占整个汛期的45%的样子。

今年雨水尤显丰沛:1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降水量693.1毫米、以及平均雨日51天这三项数字,将株洲拉入了全省第三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4月1日至6月19日这80天时间里,有超过一半的日子,我们被雨水包围。

再看一组数据:据市气象台统计,目前,株洲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29.3%,其中茶陵偏多47.3%,攸县、炎陵偏多3成,醴陵偏多两成。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局地落区重叠等特点,让这个汛期降雨强于往年。

困扰这座城市的,还有雪与冰冻。

据市气象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株洲冻雨共持续5天,全天维持在0℃以下的日子有3天,最低气温是2月23日的-2.3℃,最大的电线积冰5毫米。

在此之前,株洲已经16年没遭遇如此强的冻雨过程,强度直逼2008年的那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

近年极端天气如何?

这样极端气候事件,年初的气候预测里,已现端倪。

彼时,市气象台给出的结论是:2024年株洲地区气候年景总体为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重发态势,有春寒或倒春寒,汛期前涝后旱,秋冬暖干。

气候年景从“一般到偏差”调整为“偏差”,几字之差就能看出气候之变。

“气温大起大落成常态了。”李细生说,此前,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暴雨洪涝频发,高温、干旱、低温冷害、雪灾偏重,热带气旋极端性增强,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

这意味着,反常天气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天气常态,极端天气可能会更频繁“造访”。

就株洲来说,去年就创造了诸多破纪录事件,比如全年平均气温创新高、史上最强端午水、极端干旱等等。

就比如说气温,全年平均气温破纪录之外,2023年还首次出现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每个月份的气温均偏高的状况。

这说明,株洲四个季节都在变暖,其中,增长最多的是秋季,较历年平均气温高出了1.3℃。

此外,另一份气候资料也说明变暖的现状。《2023年株洲市气候评价》中提到:从1951年至2023年逐年平均气温的演变也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株洲地区气温均为上升趋势。

是什么搅动天气风云?

极端天气频发,是全球气候变暖搅动的风云吗?

“我们所经历的阴晴冷暖,都是大气环流带来的结果。”李细生说。

如何理解?他将这样的影响,比喻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一场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交通堵塞,但再往前追溯,可能就要把原因归结为附近路段车流量影响下,所导致的连锁效应。

以本次汛期以来的降雨为例,这几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结果。但反观整个大气环流,是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强,给南方地区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加上北方冷空气不断渗透南下,与暖湿气流对峙,进而激发出持续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此次强降雨天气,并不是由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说。

再往前回溯,会有这样一个时间线——去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就宣布,2024年会出现厄尔尼诺事件。

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产物之一。它的出现,使得大气环流改变:让季风雨带偏南,导致南方降水增多,易发洪涝,而北方降水减少,容易出现干旱。

李细生说,全球变暖还会让大气含水量升高、气候系统不稳定、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均会增加暴雨的频次和强度,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已成为共识。

极端天气下的生活

极端气候事件的背后,早已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再止于纸上。

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主任潘志华曾表示,气候变化意味着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生态,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例如,株洲冬天的那场强寒潮。

当人们以为风霜都化为水,东风吹来满眼春的时候,它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6月中旬,《株洲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布,称今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仍然严峻”。株洲市资规局地环站相关负责人坦言,结论得出的参考因素之一,就考虑到今年2月低温雨雪冰冻影响。“冰冻雨雪过程,让土壤‘水上加水’。”

极端天气影响下的,还有生活。

这段时间,水果价格集体“跳水”,其中,当下时令西瓜品种“麒麟瓜”,价格在1-2元/千克不等。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河南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段爱菊说,今年年初气温偏低,是西瓜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

位于攸县某生态蔬菜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印证了专家的说法。该合作社种植的本地麒麟瓜,相较于往年销量略减,原因是“年初气温低,让西瓜的生长速度放慢,导致成熟期推迟”。

“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应对极端天气,我们是不是要做好准备?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