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文化,之所以会有诸多繁琐复杂的规矩,缘由就在于对先辈的敬重,并希望先辈能够保佑后人,让家族发展更加良好。

对此,古人总结出俗语:“冬天上坟带一宝,子孙多福财气到”,可什么是一宝呢?其作用是什么。到了现代社会之中,这句话是否依旧适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坟的由来

今人常说的上坟,其实是比较通俗的说法。古代社会之中,人们将“上坟”称为祭墓,或者墓祭

彼时寻常老百姓其实并没有上坟的风俗,原因在于社会阶级制度规定,唯有拥有封地的人,才有资格祭祀自家祖先。

要说什么人才有封地,自然只有的诸侯、贵族、士大夫等等。身份加持之下,祭祀活动也远比后世更加庄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去种种祭祀用的器具,如鼎、盘等等,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各种各样的牲畜。越是风光,越能显示出贵族对“礼”的看重,也更能体现家族的整体实力。

不过这类祭祀方式,往往都不会在墓地中进行。大家都在家里建一座家庙或者祠堂即可。墓地中的祭祀活动,反倒是比较简单。

原本如此情景,应该一直持续下去才对,只是时过境迁,贵族不断衰弱、平民不断崛起。前者坚持贵族礼节、后者模仿贵族礼节,祭祀也就变得越来越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及至后来,当民间普通老百姓也受到这种活动影响,上坟便自然而然的出来。前人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也有每逢佳节可上坟的说法。

久而久之,与上坟相关的俗语,以及俗语中的规矩,逐渐演化成一套全新的生态规则。大家都按照规则行事,并顺利传承影响到后世。

带一宝

那么俗语提及“冬天上坟带一宝”,这“一宝”究竟是什么呢?为何古人会认为冬天带上这一宝,先辈就会保佑后辈?

从现代科学眼光来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宝物,应该都很难让已经故去的亲人保佑后人。毕竟神魔鬼怪故事中,嫁接风水财运的仙器,很难作用到现实世界。

因此,子孙多福财气到,大概率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希望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先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根而来,念根而去。家族兴盛传承,生生不息。至于所谓的宝物,其实也就是白色的寿衣

一些地区的人认为只需要带上白色寿衣即可;另一些地方的人则认为,必须要将白色寿衣穿在身上,去见先辈。

如何选择,全凭个人意愿,但相同地方的具体行动细节,必定相同。倘若因为自己的喜好而选择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多半会遭到所有人的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白色寿衣真能让先辈显灵?别说今人不信,即便古人也只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淡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