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向合资,是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新趋势。

继大众+小鹏、奥迪+智己之后,捷豹路虎和奇瑞也宣布将进入「新的合资模式。」

新品牌、新渠道、新产品系列,双方直接亮明了本次战略合作的要点。

值得一提的是,日系阵营也有类似的动作。

显然,一场合资品牌的集体调头正在进行着。

这一举措,究竟是在反击还是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4月,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就透露了,「有两大欧洲豪华品牌将使用奇瑞平台造车。」

从关系亲近度而言,和奇瑞合资的捷豹路虎,不难被人猜到正是尹同跃口中的合作意向对象。

如今双方的正式官宣,算是给到外界一个圆满结局。

更重要的是,本次合作并不只在技术层面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官宣内容,可以看到——

1、奇瑞将向捷豹路虎提供纯电平台。

从现时奇瑞手上的技术牌来推断,大概率神行者将应用星途品牌的E0X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2、捷豹路虎,将贡献、复活“Freelander神行者”,用作后续的纯电车品牌。

其中,Freelander神行者曾是路虎旗下车型,在1997-2015年期间销往全球市场。

到了2016年,随着当时路虎极光的销量盛行,路虎选择用发现运动版参数图片)来替代神行者。

自此,神行者推出了历史舞台。

3、神行者品牌,将由奇瑞和捷豹路虎合作打造,规划不只有1款车,而是一系列产品。

同时,该系列不在捷豹路虎家族或奇瑞品牌旗下,因此神行者将构建独立销售渠道。

换言之,在中国市场上,神行者品牌既被排除在了捷豹路虎品牌之外,也非奇瑞品牌所有。

新品牌、新渠道,再采用全新logo,这记组合拳已经呼之欲出。

照此来看,神行者可以被看作为一家「新新势力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还提到神行者品牌“未来将实现海外出口”。

据悉,神行者的国内销售渠道将由奇瑞主导建设。

至于神行者的海外渠道,是放在奇瑞还是捷豹路虎,这点则没有明确。

参照捷豹路虎贡献出神行者品牌的动作,如果之后神行者系列没有出现在其海外渠道的话,此举并不符合捷豹路虎的利益诉求。

这也让人想起了,当年上汽从宝马手上买下了罗孚品牌的知识产权和发动机。

但在罗孚商标这一环,宝马宁愿割让给福特,也不愿卖给上汽,后者才被迫取“荣威”这个新的名字。

对此,时任上汽董事长的胡茂元就指出,「由于福特买走了罗孚品牌,上汽自主品牌项目的出口计划将推迟一两年。」

在发展成熟的欧洲市场上,品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也是MG得以成为在欧中国车销量头名的关键所在。

因此,神行者将如何出海,尤其是在入欧这一环上的处理值得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种可能是,「奇瑞+捷豹路虎」的合作模式或将效仿「零跑+Stellantis」——

中方主导国内业务,外方负责海外市场。

对此,离不开当下欧洲开始加强对汽车贸易的防御,中国电动车入欧的难度因此加大。

正因为这样,近来Stellantis CEO唐唯实透露,零跑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欧洲,以在加税之下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从目前奇瑞和捷豹路虎公布的合作信息来看,后者的贡献似乎更多只在「品牌授权层面。」

换句话说,要是「奇瑞+捷豹路虎」想学习「零跑+Stellantis」,股权交易将是下一步要推进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这次捷豹路虎和奇瑞的战略合作,比起奥迪+智己的技术合作要更加深入。

但较之大众+小鹏、大众+江淮这俩涉及到股权层面的合作,又要偏浅一些。

此外,考虑到从造车平台到销售渠道,都是以奇瑞为主导方。

这也意味着,奇瑞是借了捷豹路虎的“淘汰品牌”,来发展豪华车市场。

考虑到之前星途提过,星纪元系列将覆盖20-50万元区间。

那对于本身就具备豪华品牌血脉的神行者来说,「50万以上市场」大概率是其主攻方向。

通俗来理解,神行者之于奇瑞,将相当于仰望跟比亚迪的关系。

可以预见,奇瑞将再次启动冲高的征程了。

这一次,会迎来双方共赢的结局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瑞,可以拿神行者来进军豪华车市场。

但让出神行者的捷豹路虎,又将得到什么呢?

去年4月,捷豹路虎宣布其将更名为“JLR”,并将拆分为四个独立的品牌——

揽胜、发现、卫士和捷豹,未来均专注于电动化汽车,包括推出纯电动、混动车型。

其中,首款全新捷豹纯电产品将于2025年上市。

而当下,官方宣布将神行者“驱逐”于四大品牌之外。

这,算是一种大义灭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较早前,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总裁吴辰在受访时指出——

「捷豹路虎,不会因为电动化而放弃自己的基因。」

「我们要把捷豹路虎的新现代豪华主义,把品牌重塑进行到底。」

「对于产品,我们不会盲从,真正的智能豪华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堆砌。」

「而是集车辆做工、材质、科技等于一体,这是捷豹路虎作为豪华品牌所坚守的。」

不难看出,作为豪华品牌的捷豹路虎,对于品牌基因的重视程度甚高。

正因如此,他们决定“抵制”基于奇瑞纯电平台的合作车型,只愿拿出已淘汰的神行者品牌来作出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也有消息传出,“奥迪牌智己车型”或不采用AUDI标识。

对于「血统纯正」的问题,传统豪华品牌的立场都是足够坚定。

如此一来,神行者品牌之于捷豹路虎而言,只能说是一项成本不大的新投资项目罢了。

这样的试水性质合作,自然也谈不上要到股权交易层面。

事实上,通过品牌授权,捷豹路虎已经实现从中获益。

要是神行者品牌能在国内大卖,捷豹路虎也能通过合资公司分享其成。

至于未来神行者想拓展在欧市场的话,相信捷豹路虎在此的议价权还会更大。

小投入、但未来回报空间不小,捷豹路虎这一把怎么都不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奇瑞捷豹路虎的做法相似,日系阵营也在积极推进到新的合资模式当中。

对此,长安马自达要走得更前一些,基于深蓝SL03而生的马自达EZ-6已经亮相。

马自达表示,今年将分别推出BEV和PHEV的2款全新车型,产品均由马自达和长安共同开发。

官方还指出,计划在5年内推出3到4款电动化产品,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同时探索与海外OEM厂商的合作机会。

“换壳长安”出海,跟“神行者版奇瑞”进军海外的计划可谓异曲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马自达之后,东风本田也推出了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灵悉”。

年轻团队设计、基于全新纯电平台,这是灵犀品牌的对外主张点。

后来,本田又推出了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全新品牌「烨」。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的五十岚雅行直言,新品牌将融汇中国智慧和技术精华。

考虑到至今本田在纯电领域的建树不多,不难想到其合资方的东风集团将发挥出更多技术支持的作用。

而同样作为东风的合资对象,日产就明言将投放4款日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其中,首款东风日产本土自主研发的日产新能源车型,将在今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主研发、本土化团队”,按照通俗理解,这对应的大概就是换标车型。

前有马自达EZ-6,后有丰田铂智3X,后者无论从设计还是尺寸,都在诠释着其新一代埃安V的真实身份。

此外,大众在收购了小鹏的部分股权以后,也表示将借助小鹏G9平台,开发2款大众品牌的纯电车型。

显然,一系列合资换标车型正在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0多年以前就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合资车企,要发展合资自主车型/品牌。

华晨宝马之诺、一汽-大众开利、上海大众天越、北京现代首望、东风悦达起亚典悦、广汽本田理念……

这些已经久违的名字,正是出自于那个年代。

而当时它们拿出来的成果,无一不是「落后技术+品牌挂靠」的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2012年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协议中,也写明了要「发展合资自主车型。」

但没想到的是,在时隔12年以后,奇瑞捷豹路虎的合资自主车型竟是以「奇瑞出技术、捷豹路虎出品牌」的组合来实现。

时代,的确变了。

乘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尤其市场份额开始站到50%以后,外资品牌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而在2024年将过半之际,丰田、宝马等合资品牌的叫卖力度越来越大。

它们的做法,跟去年大众ID.3的“降价式叫卖”几乎如出一辙。

没有了溢价的合资品牌,也失去了以往大卖的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品牌势能下滑的当前阶段,即便合资品牌推出换标车型来加入新能源赛道,但依旧叫人难以期待成果。

当年的广汽本田理念S1,乃至后来的广汽丰田iA5,都已对换标车型的下场给出了示例答案。

而合资换标车型为了维持其溢价形象,大概率定价也会高于原生的中国车。

如此一来,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就变成了一道“智商税”的考验。

可以预见,这一波「反向合资潮」的换标车型攻势,也许将不会起到任何的反击作用。

相反,这只会向大家再明确一点——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比合资车更强了。

这,也可以说是合资车“事实性的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轮反向合资潮里,外资基本都成为了附庸的一方。

从中,这离不开中国车企的崛起,中资无论从技术还是品牌势能,都已占据了领先地位。

同时,这事实的另一面是,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不均匀性。

目前只有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至于其它地区市场则开始出现增长停滞。

在市场分化之下,外资采用中方造车平台、对内销售,应该说是为了迎合或过渡性的选择。

但也因为这样,外方在华的直接投资也在减少,因为它们从原来的主攻手身份,纷纷变为了采购方。

这样说来,虽然中国车企赢得了份额,但这样的大环境是否也在输着些什么呢?

答案,应该会被写在之后的历史书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