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曦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看望老师和同学们。总书记观摩了主题为“新时代、新家乡”的一堂思政课,学生们用生动可感的形式,讲述新时代家乡的变化。观摩课结束后,总书记对学生和老师们说,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重大工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抽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近年来,思政课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育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

传承中启航,厚植家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探索出了形式多样、启迪人心、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湖南“我的韶山行”、宁夏固原“百里祭英烈”等“行走的思政课”广受好评;全国274万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1233万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一堂堂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思政课,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了思想基础,广大青少年誓言听党话,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推进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学校在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上下足功夫,思政课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骨干教师研修班、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等活动,思政课教师培训实现常态化、全覆盖、分众式,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勇挑重担的领军教师、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网红教师,充分展现出人民教师自信自强的时代风貌。

铸魂育人,思政先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地各部门在扛起思政课建设政治责任的同时,须狠抓工作落实,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