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搞不懂,我妈年纪不大,学历又高,也有社会阅历,怎么就能信那种东西?”在山东济南读研的沐橙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开始,她53岁的母亲就像着了魔一样,花了十多万元在直播间疯狂购入各种“古董”,包括字画、瓶子、佛像、金元等,还开通了该平台的“提前付”,现在还欠平台2万多元没还上。家里床底、桌子底下等能塞东西的地方都放满了她的宝贝。
沐橙说,她妈妈坚信主播“帮保管古董,几个月后上门高价回收”的承诺,一年多时间买了上百件所谓“古董”,一直也没等到主播上门回收。有些主播会以开巡展会为由向她收门票费,说交钱了可以优先上门回收,但交了钱之后,却没有任何人来上门回收过商品。即便如此,她妈妈仍坚信对方一定会来,自己一定能发大财。
沐橙有一个今年参加中考的妹妹,有一次其在母亲手机上查看老师通知信息时,无意间发现母亲一晚上看直播花出去2万多元,一下子就崩溃了,有两月时间没去上学,但她妈妈却完全不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而沐橙父亲因为管不住妻子又怕吵架,干脆借口工作忙长时间不回家,“整个家都乱了”。
山西太原的王军近来头疼不已,他已经接到多名亲朋的电话,说他快70岁的父亲借钱不还。了解之下王军才知道,自两年前起,父亲就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各种收藏品直播。主播以“外国人找茬”“海外藏品归国”“正能量做福利”等为由,在直播间售卖各种字画、玉佩等物件,还抛出了“低价购入,之后高价回收”的诱饵,让其深信不疑。
“主播推销一套99元的邮票,说到时候600万元上门回收,我爸就信了,立刻下单。这种东西买了一屋子。”王军说,他父亲关注了三四百个做这种直播的账号,两年多来,他把自己开洗车门市挣的钱、养老金全用来买藏品,花完后又开始四处借钱。
“我们兄妹几个劝过无数次,一点儿用没有,我妈也被气得够呛。有一次我外甥女想了个办法,给他手机开了个青少年模式,这种视频就刷不到了。结果我爸就急了,大闹一场,两三天没吃饭。我们没办法,只能又给他把模式调回来。”王军一家人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让老父亲收手,同时还有另一层担心:看这类直播等人上门回收俨然已成了父亲的精神支柱,如果让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能承受得住吗?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