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连绵雨季的到来,又到了野生菌菇疯长的时节。近段时间各地时有因误食野生菌类,导致中毒的事件发生,野生菌菇有哪些种类?多生长于什么季节?在这里为您一一介绍↓

3月至11月,生长季节最长的野蘑菇当属大青褶伞和日本红菇,表现为普通胃肠炎中毒症状,3月至11月为高发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青褶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红菇

4月至10月

雨后,是神经-精神类毒性的野蘑菇生长的时节。此类蘑菇虽一般不致命,但发病快,重症易出现昏迷。主要包括热带紫褐裸伞、土红鹅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带紫褐裸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红鹅膏

5月至10月

此时雨水充沛,是肾毒性的剧毒野蘑菇生长的季节。此类毒蘑菇包括欧氏鹅膏、拟卵鹅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氏鹅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拟卵鹅膏

6月至7月

梅雨季是肝毒性的剧毒野蘑菇生长旺季。主要包括裂皮鹅膏、灰花纹鹅膏菌、拟灰花纹鹅膏和褐鳞环柄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裂皮鹅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花纹鹅膏菌

7月至9月

梅雨季过后,进入高温少雨的气象周期,是易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症状的剧毒蘑菇亚稀褶红菇的生长旺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稀褶红菇

重要提醒

为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市民朋友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菌,不买卖品种不明、来源不明的野生菌,对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以防中毒。

有毒蘑菇种类多,毒性稳定不可食。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约有480种,含剧毒可致死的有40多种,毒蘑菇毒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高温、耐干燥、耐酸碱,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其毒性。因此,切记新鲜毒蘑菇和煮熟后的毒蘑菇均不可食用。

可食蘑菇需煮熟,稍安勿躁慢食用。许多食用蘑菇含有刺激性或有毒物质,需经彻底煮熟后才可破坏这些物质。在食用可食菌类时请务必待熟透后再吃。

网传方法不可靠,色彩朴素也危险。许多毒蘑菇和可食用菌肉眼难以区别,甚至非常相似。即使是白色、灰色等颜色不鲜艳的蘑菇,也可能是剧毒蘑菇。目前没有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网上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不可轻易相信。

出现状况别大意,及时救治很关键。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毒性成分复杂,误食中毒后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

一定要记住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佳选择!不采、不买、不吃野蘑菇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