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6月22日,茅台集团官网发文回应了近日媒体报道的“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一事。该声明中称,由1名资深外观鉴定专家和1名白酒国家评委组成的现场鉴定小组,对所涉产品进行外观和酒体鉴定。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外包装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制作,酒体与53%vol 500ml贵州茅台酒(癸卯兔年)风格不符,系假冒产品。声明同时表示,经公司内部调查,在5月11日、5月18日鉴定过程中,鉴定员蔡某、陈某存在鉴定操作不细致、不严谨的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产品鉴定流程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据此前媒体报道,张先生在“疯狂小杨哥”等多个直播间购买了32瓶茅台生肖酒。经过第三方鉴定机构检测,32瓶茅台生肖酒中有13瓶被拔过头,还有7瓶是使用了假瓶盖和假喷码的高仿酒。

随后,张先生又将其中的20瓶茅台生肖酒送到当地的茅台打假办进行鉴定,茅台打假办表示该消费者带来的酒水并无问题。至此,真假茅台一事冲上热搜,引来网友的巨大争议。

舆论汹汹之下,茅台集团官方不得不亲自下场,澄清是非。从官方发文来看,显然是确认了消费者在平台所购茅台酒为假冒产品,而茅台官方的打假办鉴定有误。这相当于打了自己人的脸,对这种自揭其丑的勇气,我们表示欣赏,但对这起真假茅台事件的争议却远远未结束。

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细节便是,消费者先后将所购茅台送到两家鉴定机构鉴别真伪,一个是第三方鉴定机构,一个是武汉的茅台打假办。这个所谓的茅台打假办,就是贵州茅台在各省茅台直营店的常设机构,负责开展茅台酒的便民鉴定服务工作,换言之就是官方指定鉴定机构,更具权威性。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个更具权威性的官方鉴定机构,所出具的鉴定结果是错误的。茅台官方对这一错误的解释为“鉴定员存在鉴定操作不细致、不严谨”,恐怕很难服众。鉴定茅台真伪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有技术门槛,但对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何以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进一步而言,如果不是出于其他原因,作出假鉴定仅仅是鉴定员“操作不细致、不严谨”,以及公司在产品鉴定流程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那么,将假茅台鉴定为真茅台就极有可能不是个案,消费者完全有理由质疑,究竟还有多少假茅台在官方机构背书的情况下蒙混过关,进而流入消费市场?

茅台酒价值不菲,是大多数工薪阶层消费不起的高端产品。也因此,市场上假茅台泛滥,鉴别真假茅台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茅台公司在各地成立打假办,本意正在于此。打假办的职责在于打击假茅台,然而现在反倒成了被打假的对象。此事在引发持续关注的同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记者自行拼凑了兔年茅台假酒,使用了在电商平台购买的一整套茅台包装,送到武汉的茅台公司打假办,居然也被鉴定为真。一而再地陷入虚假鉴定,如果还是用“不细致、不严谨”等模棱两可的说辞来淡化问题、推卸责任,显然无法触及深层次的问题,也很难真正避免此类真假茅台事件再次发生。

此事当引起茅台公司高度重视,因为官方鉴定机构作出错误鉴定,不仅影响企业的品牌声誉,也会造成市场混乱,给假茅台大开方便之门。譬如此前涉嫌售卖假茅台的企业,就曾言之凿凿地声称“只相信官方鉴定机构”。这实际上就陷入了一种监管困局,销售商甚至会利用这样的管理漏洞,知假售假。长此以往,将对茅台的国民认可度和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伤害。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