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三”伙食团美食品鉴活动。

昆明市官渡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每年都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10件惠民实事,每年报告落实情况,着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2021年至2023年,官渡区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345个,惠及群众4.39万户,物资局大院、砖瓦厂小区改造经验被住建部列入全国推广案例,五里项目等入选全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2024年,官渡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85个,涉及建筑437栋,惠及群众1.66万户。

组织引领解决烦心事

在吴井路110号居民小区,新修建的“思源水池”是很多老年居民最满意的改造成果。

该小区位于太和街道黄家庄社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区3栋9单元处的地下蓄水池存在水源被污染的风险隐患,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百余户居民。

“居民们早想改造,奈何多为高龄退休人员,工资收入不高,承担不起费用。”黄家庄社区党委书记陈高说。社区党委发挥牵头引领作用,按照治理“合伙人”理念,成立社区基金,动员居民每户自筹100元,并向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募集5000元基金,开启了“思源水池”改造项目。

在社区党组织推动下,三家施工单位密切协同,建成崭新的地面不锈钢蓄水池,彻底解决了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从居民烦心事入手,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是官渡区坚持解决民生问题和推进基层治理两手抓的有效实践。

“我腿脚不方便,过去难得下楼一次。现在装了电梯,能经常下楼逛逛了。”居住在董家湾273号东方花园的李奶奶平时靠轮椅出行,上下楼不便。为让居民在上下楼间“直达”幸福,吴井街道党工委联合区住建局、城管局等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到实地研商电梯加装事宜。董北社区组建社区党委委员、社区网格员、小区党员代表、业主委员会、电梯安装公司共同参与的专班,“一楼一方案”有序推进电梯加装工作,使越来越多老年居民出行更方便。

关上街道石虎关社区关岭路89号院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小区内照明不足、排水不畅、设施破损、消防设备不全等情况突出。社区从停车难、上下楼不便等群众急难愁盼事入手,协调社会投资人安装电梯、“一户一策”拆除防盗笼、规范停车场秩序、建设内部洗车场、更换老旧供水管线并安装净化设备。改造之后,居民享受到实惠,社区也成功创建为“百佳示范小区”。

组织推动办好暖心事

在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有一种幸福叫“三块三”。

每天午饭时间,社区的老年人都会准时来到“三块三”伙食团,仅需支付3.3元便可吃上有肉有菜的可口饭菜。

“三块三”伙食团开了14年,一直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每份价格为3.3元的爱心餐。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期间,“三块三”伙食团提升改造被列入官渡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居民“点单”、街道“派单”、区委领导“接单”重点项目。

通过深度整合资源,“三块三”伙食团面积由原来的不足50平方米增加到近500平方米,菜品从四菜一汤增加到十几种。“‘三块三’伙食团提升改造后,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更贴心的服务,充值办卡的老年人增加到200多人。”东华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玲说,社区还向环卫、快递、外卖等行业工人提供爱心餐,累计服务就餐人员15.8万人次。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官渡区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幸福。

太和街道佴家湾社区物资局大院人员较为密集,且多为老年人和儿童。考虑到院内无活动场所,社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联合区住建局将废弃单车棚打造为儿童游乐园区,将堆放杂物的废弃竹林改造为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彩虹休闲长廊”,供居民休闲娱乐。

关上街道关翔社区聚焦办好关爱“一老一小”的暖心事,在永香小区打造友爱幸福食堂、友爱儿童活动阵地(科普大课堂)等,持续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幸福食堂一日三餐对外开放,60岁以上老人享受优惠价,90岁以上老人、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免费,每天有近300人用餐。”关翔社区党委书记李文娟说,科普大课堂将联动辖区学校,为青少年提供课后辅导、科普宣传等优质服务,助力青少年更好成长。

组织联动健全好机制

办实事,解民忧,要深入调研,精准用力。官渡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也是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的关键。

作为省住建厅评定的“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点,永香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着力办了一件实事:整治小区内部道路,优化路网。

“路的问题,老百姓意见最多,投诉最多。”李文娟说,进出小区的道路狭窄、车辆乱停乱放,群众出行不便。社区党委直面痛点,组织党员干部广发老旧小区改造民意调查表,多次召开庭院会民主协商,征集意见建议上千条。

摸清民情民意后,社区拆除废置花坛、扩充路面、增设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提高了道路通达性;拆除楼栋之间的连接门,腾挪出更多空间,增加了出行便利性。

在党组织引领下,永香小区实施了全方位、大范围改造,解决了一批群众揪心事、烦心事,片区环境显著改善,小区品质大幅提升。

为民办事解难题,需常抓不懈,抓出实效。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关翔社区根据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经验,将民情恳谈、民意收集等好的做法固化下来,规定网格员每月跟党支部交流汇报,社区党委每季度召开各方碰头会、每半年召开民情议事协商会,确保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5月份我们完成了新一轮民情走访,摸清了困难群众、热心居民骨干等人员信息,收集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评价意见。”李文娟说,底数明、情况清,工作就更有针对性。

如今,官渡区按照党建引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思路,构建起以“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居民小区党支部”为支撑的老旧小区改造四级联动体系,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坚持边改造边总结边提升,不断健全完善“民呼我为”、“吹哨报到”、网格化管理、多元共治共享等为民办事长效机制,努力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官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