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除了我们日常都得知的儒学,朱学以外,还有佛学,道学,风水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水学虽然不像佛学一般广为人知,但它确实是我国土生土长滋养起来的学术,它在华夏这片大地上经久不衰,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们对于风水学的热爱仍旧是只增不减。

生活中,除了买房,家具布置要看风水以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墓地的风水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常常会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坟前有一物,子孙后代富。这一物究竟是指什么?有何道理。

奇妙风水学

在我国,风水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的,据说从远古时期,人们刚学会使用工具,学会狩猎,就已经开始讲究风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居的部落,一般都会选择在风景优美,依山傍水的地方安营扎寨繁衍后代。

大多数部落都会选择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居住,这样不仅可以迅速获得水源,拥有水里的食物,还可以抵御其他部落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这还只是人择良地而居的话,那么到了已经发明文字时,就有了具体的记载。

夏,殷商时期,就有过关于国家大事等选择风水的记载。

从殷商时起,人们开始热爱祭祀等活动,我们熟知的三星堆就是这一时期祭祀时会使用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周朝,风水的发展更加完善起来。

周朝时期,人们根据殷商祭祀的文化,进而完善宫殿选址等礼仪,周朝的官员认为夏商的灭亡都与都城选址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人们在朝代更替中也渐渐的摸索出了更加系统化的风水学,风水学开始逐渐盛大。

以周公为代表开创了先例,发展了《周易》,其中就包含了解梦,八字,风水等。

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风水学感兴趣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开始盛大发展,出现百花争鸣齐头并进的文化盛世。

除了熟知的孔孟之道,风水也正式成为古代主流。

大树的滋养

风水学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水学流过的秦汉,进入魏晋之风,一路从周朝到了明朝,到达它最鼎盛的时期。

如果说之前人们还只是研究佛理风水等来修身养性,靠风水选址,选人生活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明朝,随着明朝皇帝们的生活习惯,风水也开始为选墓地而服务。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十分信奉风水学,一方面是可以加强中央管理,一方面也是希望靠好的风水来延长国家寿命。

古人认为,墓地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选在有山水的地方,还要注意墓地周围的植被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皇帝的墓地周围就要栽植松树,一方面是象征着皇帝屹立不倒的气节,一方面也是保护风水的象征。

古人认为去世的长辈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只要安葬他的地方足够好,每逢祭日和清明时节都来祭拜,他就一定可以保佑后代生活兴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风水学也并非是只流传于贵族之间,普通的百姓看到皇家和达官贵人们都这样做,也希望自己家族可以子孙后代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兴旺,自然就上行下效起来。

所以这坟前的“一物”,指的就是大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木自古以来都有着生命之源的象征,大树汲取大地营养,可以生长高大,结出果实,且有的树木四季常青经久不衰,代表着永恒的生命。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祥瑞都十分热衷,什么彩霞,并蒂莲层出不穷,连皇帝也十分喜欢祥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听到人们说的“坟头草”,它长得茂盛也是祥瑞之兆,说明祖宗在天上保佑家里

除了杂草,如果能墓地旁边能自主长出树木来,就更是祥瑞中的祥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