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沙古村游人如织

“自2012年以来,玉龙县先后5批次共2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世界级资源为引领,根据村落分布特征,进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域的划定。”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股股长和锦鹏说。

近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玉龙县入选。近年来,玉龙县多渠道筹集、整合传统村落保护相关补助资金1.06亿元,用于传统建筑、历史遗迹和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公用设施建设等工作,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基本实现传统村落“集群示范+统筹方向+连片发展”的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白沙镇和拉市镇地处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等知名景区周边区域,玉龙县引导白沙村、玉湖村等村落合理利用闲置村舍农房发展乡村特色民居、精品民宿等,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

白沙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物与岚酒店,在汲取纳西文化精髓与民居特点的基础上,与周围村落、环境融为一体,不但提高了传统村落活化开发,还吸引了外出年轻人回流,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激发了村落内生动力。白沙村兴都小组村民和启源去年大学毕业后,回村投资150万元将老宅改建成“山木云间”民宿,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传统村落特色优势越来越明显,旅游旺季,8间客房基本满房,平时入住率能达到70%。”和启源说。

玉龙县统领不同村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差异化的职能分工,避免无序竞争与重复投资,同时加强村落之间的文化关联,做好地方文化保护,整体推进传统村落及其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通过“连点串线成片”工作,一并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

距离白沙村不远处的玉湖村是玉龙雪山脚下的第一村,于2013年入选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近年来,玉湖村探索推广传统建筑活化利用的运营模式,群众依靠出租庭院财产性收入,经营客栈、餐厅经营性收入以及就业收入实现了增收致富,目前已有墅家玉庐、石洛克、雪马玉龙、洛克咖啡等多个品牌业态入驻。村集体合作社还与企业共同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村合作社以闲置资产、土地等公共资源入股,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按比例分红,每年给予村集体300万元的保底资金。“一个400平方米的庭院,年租金大概有10万元。通过多年来牢牢守住传统建筑风貌,来玉湖村参观的客人越来越多,最近村民还在庭院内组织起了游客制作东巴纸、磨豆花、品尝蜜饯的体验活动,很受游客欢迎。”玉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新华介绍。

通过探索以世界级资源引领,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统筹发展模式,激发了传统村落活力,带动了玉龙县全域旅游发展。当前,玉龙县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待示范项目建设完毕后,玉龙县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在得到提升的同时,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传统风貌得以更好恢复,成为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记者 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