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大红斑一直被认为是自17世纪以来的同一风暴,但最新研究表明,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大红斑可能是一个“冒牌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星大红斑的历史

166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卡西尼首次观测到木星上的一个巨大黑斑,他称之为“永恒黑斑”。尽管有些资料显示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可能在1664年就发现了这个斑点,但主要的观测和记录归功于卡西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斑点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最后一次观测记录是在1713年。

一个多世纪后,天文学家在1831年再次发现了一个新斑点,位于与“永恒黑斑”相同的纬度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大红斑。

太阳系内的“狸猫换太子”

根据最新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今天的大红斑并非卡西尼当年观测到的“永恒黑斑”。研究团队通过测量大红斑的大小和运动轨迹,推断出当前的大红斑可能是一个较新的风暴系统。

研究团队表示,“从尺寸和运动的测量结果来看,目前的大红斑极不可能是卡西尼观察到的永恒黑斑。永恒黑斑可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之间的某个时间消失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大红斑的存在时间约为190多年

大红斑的形成与变化

研究团队利用大红斑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以推测其形成过程。主要理论认为,这个风暴系统是由风的不稳定性引发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细长的气象单元”。

此外,大红斑正在缩小。1879年的观测显示,大红斑的最长轴长度为24,200英里(约39,000公里),而现在其最长轴仅为8,700英里(约14,000公里)。研究团队将继续模拟预测大红斑是否会像“永恒黑斑”一样最终消失,并在几个世纪后可能重新形成新的风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