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知!

最近公众号又改版了,好多读者朋友联系到我们,说很久都没看到金蜜蜂微信发的文章了,这是因为公众号改版推送规则变了哈~

为避免错过一些您感兴趣的活动信息、专业文章和价值观点,麻烦大家点亮【星标⭐️】吧~,那样我们就能天天和您见面,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您了。

设置星标流程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以下为本期新闻麻辣烫

@新闻麻辣烫

头条

看点

欧盟通过里程碑式环保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7日,欧盟成员国的环境部长在卢森堡举行的会议上投票通过了《自然恢复法》。这也是欧盟首个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有关的综合法律,是实现欧洲绿色协议和欧盟生物多样性战略的关键要素。

《自然恢复法》旨在恢复欧盟退化的土地和生物多样性,为该联盟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要求成员国采取措施到2030年恢复至少20%欧盟退化的生态系统;到2040年恢复至少60%,到2050年恢复至少90%。

欧盟理事会官网写道,该法规将公布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并生效,直接适用于所有成员国。到2033年,欧委会将审查该法规的应用及其对农业、渔业、林业部门,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

根据欧洲环境署的说法,欧盟只有15%的自然栖息地处于“良好”状态,超过80%状况不佳。这也对一些物种造成威胁,例如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的蜜蜂和蝴蝶物种在欧洲已经减少1/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尔·安德森表示,“欧洲必须履行承诺。物种灭绝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保护它们,就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生态系统能继续提供我们所需的服务。”

环保人士曾表示,如果成员国部长们不批准这项法律,欧盟将违反2022年在蒙特利尔签署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承诺。事实上,欧洲议会已于去年7月投票通过了这一法案,但因各成员国意见存在分歧被搁置了数月。

政策声音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发布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

6月18日消息,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为更好地支撑深圳市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标准的预期引导和倒逼促进作用,5月29日,深圳批准发布《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规范》。《规范》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是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将于7月1日实施。

香港发布氢能经济策略,2025年将立法配合发展

6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氢能发展策略》,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修订法例建议,为氢气作为燃料的生产、储存、运输、供应及使用提供法律基础,并在2027年或之前准备对接国际的氢能标准认证模式。此外,政府还将推动区域合作、境外投资、共同开发或进口氢能。

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在京举办

6月19日,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发展系统协调员办公室在京联合举办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表示,中方愿同联合国发展机构等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未来峰会聚焦发展议题,为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拿出更多行动和举措,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财政部公开选聘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

6月21日消息,为深入推进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开选聘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的通告》,介绍了咨询专家的聘任条件、权利和义务以及选聘程序。

国家林草局:我国目前拥有世界地质公园47处,数量居全球首位

6月21日,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我国目前拥有世界地质公园47处,数量居全球首位,有效保护了具有国际价值的地质遗迹,成为全球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实施最成功、最具实效的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公路环评导则

6月23日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首次发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建设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等项目提出了相应的环评规范要求。

企业实践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证协启动2023年度券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查

6月17日消息,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启动2023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查及社会责任报告编写工作,旨在深入挖掘并展示证券公司在乡村振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公益事业开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投资者权益保护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的责任实践与创新成就。

中国移动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6月20日,中国移动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运用新型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绿色转型,助力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约3.1亿吨,建成超过39万个数字乡村达标村和15.59万个智慧社区。

2024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召开

6月20日,“2024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江苏如东举行。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纸业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国家开发银行:今年前5月发放绿色贷款超2000亿元

6月20日消息,据国家开发银行消息,今年1—5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过2000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重点支持了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等行业和领域。

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揭榜

6月20日,谷歌Google携手凯度BrandZ发布《2024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及报告,其中 50 强的品牌力实现了 17% 的同比增长,是历年平均增速的两倍多。与去年相比,前两名仍然为字节跳动和小米,跨境电商平台 SHEIN(希音)超过联想成为第三,华为超过阿里速卖通进入前五。

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成立

6月23日,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宣读了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召开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成立大会的批复》,听取并审议了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章程》《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会费收取标准及管理办法》《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第一届会员大会选举办法》。

ESG&碳中和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国集团发布声明草案,承诺加速摆脱化石燃料

6月14日报道,七国集团在意大利的峰会结束后发布声明草案,承诺将在十年内加速摆脱化石燃料。草案还包括一项已由七国集团能源部长在2024年4月达成的承诺,即在2035年逐步淘汰能源系统中现有的未减排的燃煤发电。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印发

6月18日消息,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长三角ESG绿色创新论坛举办

6月19日“长三角ESG绿色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上,由商创院、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和安永研究院共同编制的《新质扬帆,面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2024版)白皮书重磅发布,白皮书阐述了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柳学信:未来5年需ESG人才227万人

6月19日,在“塑造ESG领军人才、共创可持续发展新征程暨ESG岗位能力认证考试项目发布会”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在演讲中表示,ESG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他同时对我国ESG人才需求与供给做出分析,并预测未来5年我国共需要ESG人才227万人。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在江苏连云港建成投产

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在江苏连云港建成投产,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

中化国际明确将ESG评级与组织和高管个人绩效考核相挂钩

6月20日,中化国际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首次披露了“高管薪酬政策”,其中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与组织和高管个人绩效考核相挂钩,如将ESG 评级、安全管理、职业健康、污染防治、节能降碳等可持续发展绩效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之中。

市场监管总局正加快推进债券发行人 ESG 评价框架等一批国家标准

6 月 21 日,在 " 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研讨会暨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启动会 " 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徐长兴在致辞中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 ESG 领域标准化工作。在推进国家标准研制方面,已成立涉及环境社会治理的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41 个,加快推进债券发行人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框架,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组织治理指南等一批国家标准。

我国科研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6月22日,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社会民生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个AI高考全卷评测结果发布:数学全不及格

6月19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旗下司南评测体系OpenCompass选取了7个大模型进行高考“语数外”全卷能力测试。三科加起来的满分为420分,阿里通义千问2-72B排名第一,为303分;OpenAI的GPT-4o排名第二,得分296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浦语2.0排名第三。来自法国大模型初创公司的Mistral排名末尾。大模型的语文、英语考试水平普遍不错,但数学都不及格,最高分也只有75分。

报告: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

6月20日,在2024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 2024》正式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

北京预计2031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人将超30%

6月22日消息,据北京市民政局在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万人,平均每天净增800人。预计到2031年,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国际资讯

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科文组织:失学与教育不足致世界经济每年损失10万亿美元

6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到2030年,失学和教育不足问题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到每年10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和日本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报告估计,一个国家只要将过早辍学或缺乏基本技能的年轻人比例降低10%,这个国家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提高1%至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工智能或加剧贫富差距

6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随着社会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迈进,它对大规模劳动力市场动荡和不平等现象加剧等问题感到“深切担忧”。IMF建议提高近几十年来有所下降的资本利得税和利润税,并提高企业所得税,以帮助抵消日益加剧的贫富不均。

报告:2021年空气污染导致全球810万人死亡

6月18日发布的《全球空气状况报告》显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风险因素,而其中90%以上的死亡都归因于细颗粒物PM2.5空气污染。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能源转型指数排名,中国进步明显

当地时间6月1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报告,欧洲继续领跑能源转型指数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国家全部来自欧洲,瑞典和丹麦位列前两名。报告提到,中国和巴西近年来进步明显,这主要源于两国长期致力于提升清洁能源份额和提高电网可靠性。

澳大利亚推出强制性气候报告、分类和可持续投资标签计划

6 月 20 日,澳大利亚政府财政部发布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概述了其发展和改革金融市场的计划,以支持向零净经济转型所需的私人资本动员,其主要优先事项包括建立与气候相关的强制性报告制度、建立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以及建立可持续投资标签制度。

开发署调查:全球80%的人口希望政府加强气候行动

6月20日消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英国牛津大学和移动端调查机构“地理民意调查”(GeoPoll)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2024年人民气候投票”的调查,来自77个国家、使用87种不同语言的7万3000多人参加了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公众意见调查,并回答了有关气候变化的15个问题,结果显示,超过86%的人希望看到他们的国家抛开地缘政治分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72%的人支持快速过渡,远离化石燃料。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下周我们再见吧~

本期统筹|十八

供图: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新质生产力驱动可持续发展|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ESG国际论坛召开

▲格非专栏 | ESG竞争力助力可持续经济全球化

▲全网首发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十大发现

▲重磅频出, 超越合规|欧洲迈入可持续新时代

日本可持续发展最新进展|自然受益型管理备受青睐,已有1000家组织承诺开展相关行动

▲ 放榜啦|62家企业荣登“2024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

▲共371处修改,涉及十大变化|《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发布

▲快速对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ISSB准则,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