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5日的晚上,河南省第一监狱的大门口,无数家媒体记者都在守候着。

记者们等候的人,叫做胥敬祥。

入狱十三年,在距离刑满释放还有十五天的时候,胥敬祥突然被告知刑满释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检察官蒋汉生。

面对着众多闪光灯,胥敬祥泪流满面。

一名囚犯出狱,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媒体记者关注?

胥敬祥口中的“蒋汉生”又是谁?

这要从一起冤假错案说起。

01

1991年的春节,新年带来的喜悦还未散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杨湖口乡,十多户村民家中都有东西丢失。

个别一家有东西丢失还很正常,怎么接连有十几家都丢东西了呢?

村子里进了贼!

一时间,整个杨湖口乡都人心惶惶。

丢失东西的村民心疼家里被偷走的财产,没有被偷的村民则在担心小偷会偷到自己家里。

接到报警,警方立刻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

然而,案发时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半夜,既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监控,案子迟迟没有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久了,“村子里有小偷”这件事,就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在猜测着偷东西的人是谁。

当时的胥敬祥也一直待在村子里,偶尔也会和邻居们讨论村子被盗的事情。

也就那段时间被偷过东西以后,村子里也再也没有谁家被偷过了。

胥敬祥每天都按部就班的生活。

然而,令胥敬祥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平静的生活会出现巨大的波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胥敬祥正高高兴兴地和朋友卫国梁一起喝酒。

喝着喝着,卫国梁突然发现胥敬祥身上穿的绿色毛衣十分眼熟。

原来,卫国梁妻子的妹妹正是前段时间盗窃案的受害者之一。

卫国梁妻子的妹妹曾经送给他过一件绿色的毛衣,和胥敬祥身上穿得一模一样。

因为毛衣不太合身,所以卫国梁就又把毛衣还给了妻子的妹妹。

这事情放在平时,倒不会让人觉得蹊跷。

巧就巧在上次盗窃案之后,妻子的妹妹曾经说过,那件绿色毛衣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偷走的毛衣现在居然穿在了胥敬祥的身上,卫国梁觉得这起盗窃案跟胥敬祥有脱不了的干系。

想到这儿,卫国梁就打电话报了警。

也正是这一通电话,彻底搅乱了胥敬祥的后半生。

02

卫国梁报警怀疑自己是盗窃案的嫌疑人,这件事胥敬祥并不知道。

他还是和往常一样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天,警察开着警车闯进了胥敬祥家里。

自己平日里老实本分的,怎么有警察来找自己了?

胥敬祥正纳闷着,就被警方强行押上了警车,带到了警察局。

审讯室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胥敬祥惶恐不安地坐在审讯室里,他拼命地想,也没有想到自己是犯了错。

审讯开始,警方要求胥敬祥详细交代盗窃案的经过,胥敬祥却是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

盗窃案?

胥敬祥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罪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胥敬祥口中一直强调着自己没有罪。

可是,根本就没有人听胥敬祥的辩解。

对于胥敬祥的说法,审讯的警方也是不屑一顾,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让他老实交代犯案经过的话语。

这个时候胥敬祥才意识到,自己是被当做盗窃案的罪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自己平时老实巴交的,哪里敢做这种事情。

面对警方的审讯,胥敬祥极力否认着。

这时,有警察提到了胥敬祥身上穿的绿色毛衣,和被盗者家里丢失的毛衣一模一样。

原来,罪魁祸首是这件绿色毛衣。

胥敬祥赶忙向警方解释,这件绿色毛衣是他和朋友胥祖国一起去买的。

对于胥敬祥的解释,警方充耳不闻。

不仅如此,警方还多次坚持让胥敬祥认罪伏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要承认?

审讯过程中,胥敬祥一直都坚持着自己没有盗窃的说法。

为了让胥敬祥认罪,警方决定前往胥敬祥的家中搜查罪证。

几名警方驾车前往胥敬祥家中,到处翻找罪证。

胥敬祥的妻子看到这种场面,也只能拉着三个孩子手足无措地站在院子里。

警方几乎把胥敬祥家里翻了个遍,都没有再找到任何与盗窃案有关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是这样,警方还是一口肯定胥敬祥就是这次盗窃案的嫌疑人。

审讯室里,胥敬祥对于警方给自己安的罪名矢口否认。

情急之处,胥敬祥的态度也渐渐不耐烦起来。

正是因为他的不耐烦,给自己带来了严刑逼供。

棍棒,滴蜡油,胥敬祥的身体上伤痕累累。

严刑逼供进行了三天三夜,胥敬祥终于熬不住了。

没有办法,胥敬祥只能无奈地在笔录上签字画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图,与内容无关

1992年4月13日,盗窃案因为胥敬祥的招供被告破。

后来,胥敬祥一案开庭审理。

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胥敬祥有期徒刑十六年。

即使自己没有参与这件事情,但是想到自己每次反抗时受到的棍棒之苦,胥敬祥就没有再上诉。

之后,胥敬祥被送往河南省第一监狱服刑。

已经心寒的胥敬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沉冤得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切,都要提到这样一个人——检察官蒋汉生

03

蒋汉生,1953年出生。

1985年,蒋汉生被调到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

在老百姓眼里,蒋汉生是一个正直的检察官。

从做检察官开始,蒋汉生就致力于为普通老百姓主持公道。

1997年冬天,蒋汉生受理了因为胥敬祥一案而被冤枉徇私舞弊的民警李传贵的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证实民警李传贵的清白,蒋汉生再次调阅了胥敬祥的案件。

敏锐的蒋汉生很快就注意到了胥敬祥案的问题:

究竟是李传贵真的徇私舞弊了,还是胥敬祥真的是被冤枉的呢?

带着疑问与不解,蒋汉生又多次查阅了胥敬祥案件的资料,胥敬祥被冤枉的真相这才慢慢浮出了水面。

查阅案件时,蒋汉生还注意到了1997年,胥敬祥写给法官的一封答辩书。

在答辩书中,胥敬祥一直都说自己是被冤枉的,之所以认罪,是因为在审讯过程中遭受了严刑拷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可惜,胥敬祥的这封情深意切的答辩书,一直都没有被当时处理案件的人注意过。

直觉告诉蒋汉生,胥敬祥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可是,也不能听信胥敬祥答辩书上的一面之词。

蒋汉生思考再三,决定前往河南省第一监狱,与胥敬祥见一面。

见到蒋汉生,胥敬祥跪地痛哭,大喊自己是被冤枉的。

蒋汉生向胥敬祥询问了案件笔录中的事情,并询问他是否有家人前来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胥敬祥告诉蒋汉生,他告诉妻子改嫁,不要来看自己,照顾好家里的三个孩子就好。

蒋汉生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定不能让无辜的人蒙冤!蒋汉生开始着手于寻找证据。

蒋汉生发现,警方给胥敬祥定罪的依据,就是胥敬祥身上穿的绿色毛衣。

而在与胥敬祥的交谈中,胥敬祥曾经告诉过蒋汉生,那件绿色的毛衣,是他和好友胥祖国一起买的。

那么,是不是找到胥祖国,就能证实胥敬祥说的是真的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10月份,为了验证胥敬祥说的话,蒋汉生和同事驱车赶往了胥祖国所工作的地方。

经过仔细地询问,胥祖国证实,胥敬祥身上穿的那件绿色毛衣,的确是他们两个一起在赶集的时候买的。

之后,蒋汉生又和同事前往胥敬祥家里了解情况。

令人悲痛的是,在胥敬祥被捕后不久,胥敬祥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后来,胥敬祥的母亲也去世了。

在胥敬祥的家里,蒋汉生见到了胥敬祥的妻子。

尽管丈夫说过让自己改嫁,胥敬祥的妻子还是在坚持等胥敬祥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有陌生人上前攀谈,胥敬祥的妻子面露恐惧。

蒋汉生耐心的解释了自己的来意后,胥敬祥的妻子这才放下了防备。

原来,胥敬祥刚被抓走时,胥敬祥的妻子也曾多次前往警察局替丈夫求情。

然而,对于自己的哀求,警方不仅置之不闻,甚至还会对自己拳打脚踢。

时间长了,胥敬祥的妻子就害怕看到陌生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胥敬祥家里所遭遇的变故让蒋汉生心里一阵苦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真相水落石出!

04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蒋汉生多次往返于各地市调查,充分掌握了胥敬祥一案的相关证据。

证据充足了,接下来就是替胥敬祥洗清冤屈了。

在连续三次与河南检察院委员会讨论了胥敬祥案之后,胥敬祥案重新进入审查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5月份,周口检察院要求鹿邑县法院重新审理胥敬祥一案。

谁料想,在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梳理该案件之后,鹿邑县法院宣布维持原判。

河南检察院委员会不能接受这样的审判结果,再次要求周口检察院提起抗诉。

然而,几次抗诉之后,鹿邑县人民法院依旧宣布维持原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察官蒋汉生为蒙冤的老百姓洗清冤屈的事情很快就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此时身陷囹圄的胥敬祥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心里隐约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沉冤得雪了。

没有办法,蒋汉生和河南检察院委员会只能向河南省高级法院提起抗诉。

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2004年6月份,河南省高级法院公开审理了胥敬祥一案。

在蒋汉生提供的强有力的证据之下,案件终于发生了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3月份,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宣布对胥敬祥案件做出撤诉处理。

在服刑13年之后,胥敬祥终于洗清了身上冤屈。

重获自由的胥敬祥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为自己东奔西走的蒋汉生。

做一件为老百姓好的事情难,但是一辈子都替老百姓着想,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庆幸的是,蒋汉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一辈子都在替老百姓说话,凭借自己的良心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胥敬祥案之前,蒋汉生还做过一件让老百姓拍手叫好的事情。

05

1994年二月份的一天,临近新年,家家户户都忙于置办年货。

蒋汉生的办公室里,前来上访的孟继青老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六十二岁的孟继青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尽是说不清心酸与疲惫。

看到这种情形,蒋汉生赶忙将孟继青老人给拉了起来。

谈话中,孟继青告诉蒋汉生,自己已经上访五年了,可是因为对方势力比较大,一直没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汉生看着眼前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当即决定投入这场势力悬殊的官司之中。

事情追溯到1990年的七月份。

当时,孟继青老人在睢县长岗镇担任信访助理。

一日,孟继青的儿子与村干部发生了纠纷,随后就被行政拘留。

执行拘捕的过程中,长岗镇派出所副所长张冠军,以孟继青妨碍公务为由,将孟继青非法拘留。

不仅如此,张冠军还命人暴力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孟继青抓捕归案后,张冠军等人将其悬挂在派出所的院内吊打,致其轻伤。

随后,张冠军非法拘禁群众并且暴力执法的事情传了出去,引起了老百姓的愤怒。

可是,数十名群众的联名控告,都因为张冠军的父亲是睢县主要领导,而不了了之了。

之后,孟继青老人多次上访告状,仅车票,就花费了两万多块钱,但是都没有为自己讨回公道。

为民着想的蒋汉生决心替孟继青老人伸张正义。

但是,伸张正义的过程,并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河南省检察院的督办下,睢县人民法院曾经两次受理此事,但是最后的判决结果都是张冠军无罪。

数次上诉都维持无罪判决,商丘市检察分院提请河南省检察院抗诉。

关于此案的卷宗,已经摞了厚厚一打。

多次上诉失败后,蒋汉生认真核对证据,重新对孟继青老人的伤情进行鉴定。

不仅如此,蒋汉生还多次奔波于睢县,调查取证。

终于到了2003年十二月份,在蒋汉生和同事的努力之下,孟继青老人终于讨回了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距离孟继青老人向蒋汉生求助,已经过了整整十二年。

这十二年间,孟继青老人风餐露宿,上访了无数次,最终也是沉冤得雪。

在受理多起案件的过程中,蒋汉生曾多次面临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

细心的蒋汉生每次都会全面理清案情,寻找蛛丝马迹。

在善与恶的交锋中,是什么一直支持着蒋汉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都要从蒋汉生的人生经历说起。

06

在蒋汉生心中,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替自己的父母平反

当年,蒋汉生的父母都是参加革命的老干部。

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蒋汉生的父母都被打成了“走资派”。

切身经历过冤假错案,所以蒋汉生很能明白老百姓的心情。

十七岁的时候,蒋汉生参了军,之后到偏远的北大荒进行农业生产。

复原后,蒋汉生还当过工人。

这些经历都让蒋汉生深刻的体会到了民生疾苦。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蒋汉生可以将心比心,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就想要匡扶正义。

也正是怀着替老百姓匡扶正义的信念,蒋汉生处理过很多让老百姓大快人心的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6月份,受领导的派遣,蒋汉生提前介入了周口地区曾锦城受贿一案。

当时,蒋汉生的父亲病危住院,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蒋汉生就单位医院的两头跑。

后来,曾锦城被逮捕归案,成为河南省反贪行动中第一位落马的厅长。

1998年8月份,震惊世人的“三仁集团”特大金融诈骗案。

在此案件中,蒋汉生一共审查了六十多本卷宗,光笔录都做了五百多页,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蒋汉生奉命受理许昌县党委书记赵书祥等人合伙贪污一案。

在查处过程中蒋汉生曾经面临过多次质疑。

面对质疑,蒋汉生依旧不慌不忙,毫不退缩。

他详细的对每个涉案的关键环节都做了专题笔录。

不仅如此,蒋汉生还深入一线,与当地的办案人员一起,逐项查明每一份证据。

后来,涉案人郭广营被追诉归案,却被宣告无罪。

尽管心情沉重,蒋汉生依旧不气馁。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书祥等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这个时候,蒋汉生和一起办案的同事们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已经是蒋汉生退休的第九个年头了。

和平常人一样,蒋汉生退休后就是读读报纸上上网。

即使已经退休了,蒋汉生还是一直都关注着冤假错案,一心想着替老百姓讨公道。

这就是老百姓眼中的蒋汉生,生而平凡,却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事实说话一直都是蒋汉生做事的准则,为人民服务一直都是蒋汉生的信念。

为蒋汉生点赞,为人民的好检察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