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泰民航780航班的机长和飞行员在南海上空经历了一次生死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架从印尼飞往香港的客机,309名乘客中大部分都是回国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乘客们正在安静地休息,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引起了机长的注意也引起了乘客的恐慌。

飞机在中国南海上空失速,全机人员都命悬一线。

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和机长不慌不忙的应急措施,让32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调查人员在调查事故原因后发现,飞机的油箱被故意掺了海水,而事故发生时,飞机距离降落机场仅剩84公里。

为什么会在南海上方出现事故?这是印尼的刻意算计,还是单纯的个人意外?

01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香港国泰航空780航班开始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印尼飞到3300公里外的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需要花费4个半小时。

而此时飞机已经到了南海的上方,距离目的地只有266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开始以每分钟213米的速度下降,准备降落。飞机运行正常,人们也在安静地休息,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顺利。

飞行人员都以为飞行正常,毕竟飞机失事的几率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将到达目的地,所有人都放松了下来。

却没有人注意到飞机的发动机已经开始冒出一点点黑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秒机身就剧烈地晃动了起来,随着机载电脑的警告声,2号发动机出现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长感觉到不妙,和副驾驶面面相觑,显然,此刻他们不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去判断二号引擎出现故障的原因。

为了避免发动机严重损坏,机长将2号发动机的连续运转保持在最低限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机长名叫马尔科姆35岁,算得上是国泰航空公司最年轻的机长。

副驾驶大卫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两人的驾驶经验都非常丰富,而这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机长的操作立竿见影,很快发动机运转正常,但只能低速运转,无法实现推力。

随后机长通知乘务员检查2号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2号发动机一切正常,并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只剩下一个引擎推动飞机飞往香港并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民航客机,A330在设计时就允许飞机单引擎着陆。

为了安全起见,机长通知了中国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交管局接到通知后,调集了多辆救援车、消防车、救护车在机场降落跑道上等待救援。

机场接手驾驶,按照平时的训练操作完成最后的降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单发着陆是平时训练中最基本的操作,机长以为一切都会顺利,就通知乘客收拾行李准备降落。

然而,当距离香港机场只有185公里时,飞机又开始剧烈震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客们被飞机的强烈摇晃弄得不知所措,无法抑制自己的恐惧,瞬间就失去了思考能力。

监控系统发出了警告,一号发动机也失灵了,和二号发动机的情况一样。

本该依靠1号发动机降落的发动机也失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恶劣天气,飞机也没有起火爆炸。为什么两个引擎都失灵了,而且还找不到故障原因?有人故意这么做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能重启,发动机可能会坠入南海,无法安全着陆。

此时的飞机出现了滑翔,而飞机离香港机场还有97公里,也就是说飞机还要飞60公里才能出海。

飞机正以每分钟390米的速度下降,根据计算,坠海只需要五六分钟。

两人商量后决定,在南海水面迫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失事的几率很低,但是一旦失事死亡率就高达百分之百。

更不用说在水上迫降了,有句话叫宁在山上拍,不在水上拍,可见水上迫降的成功率。

水面不像陆地表面那么平坦不可预测,飞行角度无法调整。

一旦飞机的机头或机翼先接触到水面,飞机就会瞬间翻车,飞机对水面的冲击力不可小觑。

在水上迫降时,由于冲击力大,大部分乘客被安全带一分为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迫降成功,飞机也会慢慢下沉,只争取一点时间等待救援。

而且世界上只有一例水上迫降成功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前年,大名鼎鼎的萨利机长在起飞后一分钟被一群鸟击中,导致两个引擎都失去动力,无法返航。

刚起飞一分钟,就遇到了这样的紧急情况。

估计普通人都会失去理智,但萨利队长迅速做出了选择。

他想让飞机降落在纽约的哈德逊河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如此紧急的时间里,萨利机长没有时间和机场方面商量。

他凭借着超高的驾驶经验和冷静的心理素质,把飞机开到了河边,不仅顺利降落,还在河上滑行了一段时间。

全机未受损,就连乘客全部疏散,全部都死里逃生,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萨利机长安全降落在河上,而780航班却在波涛汹涌的中国南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择在水上降落时,马尔科姆从未放过一丝希望。

毕竟这可是300多条人命,重新启动2号发动机,没有反应,重启了1号引擎,依旧还是没有反应。

随着离海面的距离越来越近,机长手动驾驶飞机,尽可能保证飞机安全着陆。

他躲开云层,努力让自己看清海面的状态,然后考虑在哪里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时,马尔科姆机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轻推1号发动机的油门,慢慢地一毫米一毫米往上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尔科姆机长非常紧张,因为现在整架飞机的生死都在他手里。

上帝保佑,一号发动机的转速慢慢开始上升,他们看到了希望,从28%上升到30%,逐渐上升,他试着操作最大功率能达到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尔科姆机长把它调到75%,飞机出现了砰砰声音,他迅速把油门转回原位,但最高油门只能转到74%。

但能让飞机平飞,停止下降,这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马尔科姆机长充满自信,在他看来一个发动机足够直升机行驶到香港机场,比水下迫降好多了。

驾驶舱准备好了,机长和副驾驶已经锁定了7号跑道,但是没有人知道1号发动机能维持多少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飞机接近7号跑道时,机长开始收回油门杆,准备进场。

预计不到四分钟内就可以着陆,而这是最后的机会了。马尔科姆机长确信他能让飞机安全着陆,最后一次检查完了,只剩一分钟了。

这时,飞机超速进入了高墙,这意味着飞机速度太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它到达7号线时,它无法立即完全停止滑行。

机长完全想不通,他们的速度应该是降低才对。

所以他重新检查了设备,他把一号油门的速度调低了74%,依旧没有降下来。

这个速度太快了,无法安全着陆,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恐惧,在无法复飞的情况下,他冒险高速降落。

03

机场位于一个岛上,如果不能及时阻止飞机,它将冲出小岛,坠入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不断警告着陆速度比正常速度快100节。

随后一声巨响,飞机重重地触地,乘客们不停地尖叫。幸运的是,它成功落在地上,现在面对的唯一问题是让飞机停下来。

机长打开引擎反推,将刹车踩到底,以降低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还是跑到了终点,在离海边只有一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奇迹发生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产生了近1000摄氏度的温度,机长通知乘客尽快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几个人受了轻伤,其余的人都安然无恙。

航空事故调查局迅速介入调查,这架飞机上使用的发动机是由一家英国公司制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台发动机失灵可以理解,两台发动机同时失灵的情况很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英国对香港回归中国的报复吗?香港调查人员努力调查国泰航空780航班引擎故障的原因。

他们找到了黑匣子,根据行驶数据,他们发现油门杆动了,但是并没有显示缺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油箱后发现,原来是主计量阀堵了。

而在主计量阀中有一些白色粉末,是有人故意放进去的吗?这些白色的粉末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调查,这是一种叫超强吸水的物质,可以吸水。

这种物质是加油车用来防止水进入油箱的。

一旦被取下来,燃油就可能与海水混合,这就会导致滤芯塌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是为什么海水会在燃料里,在改造储存燃油的管道系统时,输油管道被打开,海水进入管道,最终导致发动机无法驱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1号发动机之所以能成功启动,是因为在阀门没有被全部堵住,机长轻轻推动油门杆的时候,少量燃油可以流出,最终成功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滤芯供应商也对产品进行了改进,机长马尔科姆·奥特斯和副驾驶大卫·黑荷被授予民航界最高荣誉北极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