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至”并非指夏天来到,而是代表了一种极致。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此后渐短。

夏至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金黄的色彩下,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生灵万物,闪耀着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二候:蝉始鸣。

蝉鼓翼而鸣,居高声自远。夏至后因感阴气生,雄性的知了便鼓翼而鸣。蝉鸣阵阵,忽觉夏日悠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炎热的仲夏,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一些喜阴的生物渐渐出现,开始踏上属于自己的生命旅途。

夏至绘本推荐

夏至到了,这时的西瓜非常甜,同时也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水果。那一群小蚂蚁和一块大西瓜,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快来跟我一起欣赏绘本《蚂蚁和西瓜》吧!

知夏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们利用课件、图片和视频,让小朋友了解夏至节气特点及习俗,宝贝们了解了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凉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细水长流的“夏至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竿”见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来了,以后白天就会慢慢的变短了。

夏至那天的影子肯定很短很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几天的影子是不是也很短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测影子的故事。孩子们利用户外的时间,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立了一标志物,测量夏季中午时分的影子,以及站在太阳下自己影子的模样。果然,有了好多新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手工

夏至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到了。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有一个手工作品,精致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之“扇”

夏至入头九,“纸”扇握在手,孩子们体验了创作的乐趣。过程中,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了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之“荷”

夏至荷花诗句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之“瓜”

夏至时节,瓜蒂落,丰收的喜悦就在那可口的瓜果里。汁水丰富的西瓜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快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甜甜的西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凉一夏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喜好吃凉食避暑。小朋友们制作美味的水果沙拉,大家吃着清甜美味的凉食消去炎热的暑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嬉水

夏至正当时,一场打水仗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在水的世界里尽情体验童年的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生小知识

【注意防晒】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亦可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预防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贪凉】

晚上睡觉尽量别整夜开空调冷气。此外,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之物,否则可能导致腹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宜清补】

饮食宜清淡,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今已至 天长日亦长。
夏日虽然潮湿炎热,
却到处绽放着生机勃勃;
明媚的阳光提醒我们,
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光亮如新的白昼。
愿孩子们在这个夏天,
过得充实又愉悦,夏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