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主席应蒋介石之约来到了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这次谈判期间,毛主席受到了重庆文艺界名流的邀请,在重庆进行了一次演讲。

演讲结束以后,现场有记者向毛主席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次国共谈判失败了,毛先生有没有信心在开战以后战胜蒋先生呢?”

记者提出的问题非常地刁钻,在场的人都一脸期待地看着毛主席,想要听听他会给出怎样的答复。

只听毛主席自信地说道:“你把蒋字和毛字拆开来看一看,就能知道我的答案了。”

那么,毛主席的回答究竟有怎样的深意?重庆谈判的始末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谈前夕

1945年的8月10日,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入了重庆,历经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所有人都显得非常高兴。

在外敌被消灭以后,国内的矛盾一时间便凸显了起来,很多人都在关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率先出手了。

他在8月14日的时候便给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以此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共商国家大事。

说是共商国家大事,但蒋介石的真正想法是什么,其实所有人都清楚。

毕竟,以蒋介石原本的作风来看,他从未将共产党当作自己的战友,反而一直将共产党视为敌人。

若不是之前发生了西安事变,国共两党想要合作一起抗日,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言之,当时蒋介石之所以会与共产党合作,是因为被逼无奈。而如今在日本战败的情况下,蒋介石无疑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解决”共产党的事情上。

正是因为如此,蒋介石才会一边让人给毛主席发去电报,一边让国民党隐藏在延安的特务随时向他报告情况。

然而,蒋介石绝对不会想到,国民党在延安的联络站密码早已经被我党保安处获取,而这个联络站与重庆间的往来密电,也被我党成功地破译了。

因此,蒋介石发来邀请电报的真实意图,早就已经被毛主席通过情报部门知道了。

但是,毛主席并不打算打草惊蛇,在经过与其他党领导的商讨以后,毛主席决定将计就计,看看蒋介石接下来会如何出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8月16日的时候,毛主席明确向国民党特务罗伯伦等人表示,自己现在没有去重庆的想法,等到蒋介石回复了朱德的电报以后,他再做打算。

朱老总的电报是毛主席以朱老总的名义发过去的,至于为何要发这封电报,还要从蒋介石发出的命令说起。

自从日本投降以后,朱老总便开始带领我党的部队向日军的驻地发起进攻,收复那些被日军占领的地区。

可蒋介石却立即发出了命令:让共产党的十八集团军原地不动,并要求伪军只接受国民党的收编。

蒋介石的此命令一出,我党的许多人士都认为他实在是欺人太甚,为了国民党的利益竟能发出如此无耻的命令。

要知道,共产党与国民党是有着同等受降权的,而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更是为了打败敌人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今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蒋介石却想踢掉共产党自己拿到所有的好处,我党如何会坐以待毙呢?

因此,毛主席才会以朱老总的名义给蒋介石发出一封电报,目的便是要让蒋介石撤回命令。

不久后,蒋介石得知自己的邀请电报并没有成功,便在20日这一天又发了一次邀请,让毛主席前往重庆。

在这次邀请中,蒋介石还指出不让中共受降是盟军总部规定的,并非他自己的意思。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特意将这次的邀请发到了报纸上,他想让更多的人民知道这件事情,逼迫毛主席不得不来到重庆。

对于蒋介石的第二次邀请,毛主席知道自己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否则会让老百姓认为是我党不想要国家和平。

因此,毛主席决定让周总理先去重庆,而他自己去重庆一事,则是就此待定。

蒋介石得知是周总理要来重庆以后,内心便认定了毛主席是不敢来重庆了,于是便迅速发出了第三封邀请,颇有一些“三顾茅庐”的意味。

经过如此大的一番造势以后,蒋介石本以为大势已经在自己这边了,可令他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次的邀请毛主席竟然答应了。

原来,在收到蒋介石的第三次邀请以后,毛主席立即召开了会议,他认为国民党目前有一定困难,所以和平是可能的,我党很需要这样一个时期来让全国人民知道我党的决心。

因此,毛主席在安排好中央工作以后,便向蒋介石发出了电报,告诉他自己准备随即赴渝。

8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顺利地来到了重庆,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也正式开始。

陷入僵局的谈判

自从来到重庆以后,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与热情,便来到了一个顶峰,这让蒋介石的心里很是不安。

在谈判前,蒋介石召来了国民党的要员商量对策,在会议上,他先提出了“政令、军令之统一”。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个幌子,蒋介石之所以打着“统一”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让共产党交出军队与解放区。

毛主席意料到蒋介石不会有和平民主的诚意,所以他决定来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看谁才是真正地为人民着想。

在谈判开始以后,周总理等人便与国民党的代表张群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围绕着军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国民党之人认为共产党的部队只能保留12个师,其他的部队不应当保留。

但我方提出了将解放军部队编为16个军48个师的方案,因为我党知道,若是失去了枪杠子,那连谈判的资本都没有。

对于中共提出的方案,国民党等人纷纷进行了反驳,他们提出国民党已经还政于民,让中央军队变为了国家、人民的军队,那么中共为何要保持一党私有的军队呢?

当时国家尚未实施宪政,国民党仍然处于党治时期,因此中共代表王若飞用“中央军队实系国民党之军队”来反驳国民党。

而周总理也认为我党提出的多项建议都已是作出了让步,就是为了让问题解决,不可能再有多余的让步了。

就这样,我党一方与国民党迟迟争执不下,而整个谈判会场也呈现出了针锋相对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