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一高校教授卖掉北京房产,携领全家赴美定居,走前怒放“豪言”:中国文化低级,要让儿子当“101%美国人”。

“我的孩子不学中文,不过中国节日,不了解中国文化,不喜欢吃中国菜,更不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有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8年,东北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思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毅然辞去职务,变卖了在北京的房产,带着怀孕的妻子和所有积蓄,踏上了远赴美国寻求更好机遇的旅程。

在那时,徐思远对中国的经济模式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对于美国学者的富裕生活羡慕已久,坚信在美国,他将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事业抱负。

徐思远携妻带儿启程时充满了期待与梦想,他幻想着在新的国度里大展拳脚,用自己在中国的学术积累和经验换取更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抵达美国的徐思远很快发现,他的学术资历在中国或许颇受认可,但在美国却没有受到重视,这一发现让徐思远备受打击。

他和他的妻子不得不以一种非法的身份留在异国他乡,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放低姿态,开始了体力劳动者的艰难生活。

生活的落差让徐思远感到失落与迷茫,徐思远曾以为自己能够在美国的学术天地中继续深造和研究,但事与愿违,他甚至难以寻找到一份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工作。

面对着现实的压力与挑战,徐思远开始对自己的出身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这种情绪逐渐转变成了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否定。

徐思远越来越多地在社交网络上发表针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负面评论,言辞激烈,观点偏激。他将自己在美国的困境归咎于与生俱来的“中国血统”,认为正是这层血统让他无法真正被美国社会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徐思远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成为“完全”美国人的急切渴望,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成为一个“101%”的美国公民。

随着负面情绪的不断滋长,徐思远的态度变得越发尖锐,他不仅贬低自己的祖国与民族,甚至嘲讽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言语间流露着不屑与讽刺。

他认为这些传统应该被抛弃,认为只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根和文化遗产,才能彻底地融入美国。

徐思远的行为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强烈不满,他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他被指责为卖国贼和盲目崇拜美国的奴隶。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密切关注和批评,这让他的处境越发困难。

随着生活的压力,徐思远不得不做些杂活累活,捡垃圾扫地,这样的生活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美国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孤独,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中国文化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

遗憾的是,徐思远的觉醒来得太迟,尽管他有意回到中国,但他已经无家可归,无处可去。他的美国梦破灭,只留下无尽的痛苦和乡愁。他现在只能在美国社会底层苦苦挣扎,遭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

每个人都有追逐更好生活的权利,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自我,忘却我们的根基和文化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感到自豪,并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因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