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庆祝大会现场 上师大供图(下同)

庆祝上海师范大学文史学科服务基础教育七十年主题大会暨“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6月23日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在致辞中说,上师大中文、历史两大学科名师辈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硕果累累。七十年来,文史学科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特色,源源不断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输送骨干人才。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功臣张志敏在讲话中说,在上师大学习的“严谨求实”为学之道、“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为师之道,坚定了自身扎根教育的恒心与决心。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表示,召开这次会议一方面是为了传承师道精神,弘扬师范特色,另一方面是希望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需求的师范人才。

在主题发言环节,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陈思和,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谭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重点宣传先进典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峻相继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设立了向1958级中文系援藏校友代表致敬的环节。这批校友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校后首批援藏毕业生,共有19人,践行了教育报国的崇高理想。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为援藏校友代表颁赠他们在校读书期间的学籍卡影印件。

在“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意如、浙江大学教授刘正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西南大学教授魏小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煜晖等学者、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如何引领卓越师范生成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数字教育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探讨。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历史学科创建于1954年,至今已培养师范生16000余名,是上海中小学语文、历史学科师资的主要来源,曾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高校古委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