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新增设的24种本科专业之一,智能视觉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那么什么是智能视觉工程专业?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人类通过眼睛和大脑能够感知和理解复杂多变的事物,但是如果长时间地用眼和用脑,就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那么,能不能让不知疲倦的机器像人一样去观察和思考呢?

当机器超越了人类的生理极限,并且运用在各种前沿领域,一定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让智能视觉更好地服务人类?今年,哈工大新开设了智能视觉工程专业,通过空间光学与机器视觉技术的结合,模拟人类的视觉功能,使机器或系统像我们人一样聪明,不仅能看、能理解、能思考,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准确处理海量的图像数据。即使是在人类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下,也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医疗领域,快速判断病情不是难题,应用在智慧城市的城市绿化等方面,也会让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这个专业,得学习人工智能原理、视觉传感原理、计算光学、视觉仿真技术、视觉测量技术、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智能视觉系统设计等。你的大学将主打一个关键词——复合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智喜洋:我们期待你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的拔尖创新人才,未来能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高精尖技术领域大展身手。

智能视觉工程的“远亲与近邻”都有哪些?

智能视觉工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个。在这个专业目录中,还包括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其他20个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培养的是未来在电子、软件与信息、航空航天、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施展拳脚的应用型人才。

听从业者说:毕业后能够从事哪些岗位呢?

从这些交叉学科专业毕业后,具体能够从事哪些岗位呢?来听听两位从业者的讲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设计师 王福海:我是一名遥感卫星设计师。在我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智能视觉技术在遥感卫星领域正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飞速发展,并且已经成为未来遥感卫星领域的重点前进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洪水、地震等大面积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都伴随着大范围的断电、断网,灾害现场损毁状况评估、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就有赖于遥感卫星的智能应用。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遥感卫星设计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这份职业带给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是家国使命、是民族自豪感。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亲眼见证自己参与负责的卫星发射升空那个时刻,那是当你意识到你长久的奋斗成果将伴随着我们设计的卫星服务全球的成就感。当你凝望太空时,都会有一颗充满自己心血的卫星也在凝望着你,那是独属于航天人的浪漫,期待你的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云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吴凯路:我是一名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方向的毕业生。

只要手中有电脑,我就能在任何地方开启我的AI之旅。我的成就感来自我们的算法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我参与开发的图像生成三维模型算法,在IP设计、建筑和游戏等领域能有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大挑战莫过于在成千上万行代码中寻找那个微小的错误。这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根针,需要耐心、细致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如果你对探索科技的边界、解决复杂问题充满热情,那么人工智能专业将是你的理想选择。期待你的加入,一起探索AI未来的无限可能。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