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图的分类

电气图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电气图有系统图或框图、电路图、接线图和接线表等。

1、系统图和框图

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地表示系统、分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称为系统图或框图。其用途是为进一步编制详细的技术文件提供依据,供操作及维修设备时参考。

2、电路图

用图形符号绘制,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称为电路图。电路图的用途很广,可用于详细理解电路的作用原理,分析与计算电路特性,并作为编制接线图的依据。简单的电路图还可以直接用于接线。

3、接线图

用符号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内、外部各种连接关系的一种简图,称为接线图。接线图主要用于安装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故障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接线图通常要和电路图、位置图对照使用,以确保接线无误。

4、位置图

位置图是表示成套设备中各个项目位置的一种图,用于设备的安装就位。

二、电气图的绘制规则

1、一般规则

1)电气图图纸的格式一般由边界线、图框线、标题栏、会签栏组成。

2)用来记录图样的名称、图号、张次、更改和有关人员签署等内容的栏目称为标题栏。标题栏相当于图纸的铭牌,位于图纸的下方或右下方。

3)对图纸上的对象进行说明的是注释。将注释内容直接放在所要说明的对象附近,如有必要,可使用指引线。

4)电气图中的汉字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长仿宋体,字高有20、14、10、7、5、3.5、2.5等七种,字体宽度约为字高的2/3,而数字通常采用正体。

2、系统图与框图

1)系统图与框图对布局的要求很高,强调布局清晰,以利于识别过程和信息的流向。

2)过程与信息的流向是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外电过程的流向应与电气控制流向相互垂直,并辅以粗细不一的连接线以示区别。

3)过程与控制流向的开口箭头专门用于表示控制信号流向;实心箭头表示过程的流向。

3、电路图

1)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电气元器件。

2)通常将主回路与辅助电路分开,主回路用粗实线画在辅助电路的左边或上部,辅助电路以细实线画在主回路的右边或下部。辅助电路中电源线分列两边,按电器元件动作顺序由上而下平行绘制。

3)可将同一电气元器件分解为几部分,画在不同的回路中,但同一电气元件的不同导电部件必须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标注。当使用相同类型的电器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来区分。

4)电器触头的绘制规律为左开右闭、下开上闭,触头的图示状态应按该电器的不通电状态和不受力状态绘制。

(1)对于接触器、继电器触头按电磁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绘制;

(2)对于按钮、行程开关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绘制;

(3)对于低压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组合开关按断开时的状态绘制;

(4)对于热继电器按未脱扣时的状态绘制;

(5)对于速度继电器按电动机转速为零时的状态绘制;

(6)对于事故、备用与报警开关等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时的状态绘制;

(7)对于标有“OFF”等多个稳定操作位置的手动开关则按拨在“OFF”位置时的状态绘制。

4、原理图

1)各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如线圈和触点的位置,并不按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应根据便于阅读和分析的原则安排,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同一电气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不画在一起。

2)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应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或垂直布置。

3)为方便查线,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都要标一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通常都是以电器的线圈或电阻作为单、双数的分界线,故电器的线圈或电阻应尽量放在各行的左边或右边。

4)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应绘出动作程序和动作位置。

5)原理图应标出下列数据或说明:

(1)各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或频率及相数。

(2)某些元器件的特性(如电阻,电容器的参数值等)。

(3)不常用的电器(如位置传感器、手动触头、电磁阀门或气动阀、定时器等)的操作方法和功能。

5、接线图

1)按国标图形符号表示电气元器件,但同一符号不得分开画。

2)以粗实线表示主回路,以细实线表示辅助回路。

3)不明确表示电路的原理和元件间的控制关系,只表示电器元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实际配线方式。

4)在确定各对象在图纸上的位置时,需要了解各对象的形状大小,以安排合理的空间范围。

5)有时接线图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可从图上了解元器件的尺寸及导线长度。

三、电气图的识图步骤

1、详细阅读图纸说明文件

拿到图纸后,首先应仔细阅读图纸的主标题栏和有关说明,结合已有的电工电子知识对电气图的类型、性质、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整体上理解图纸的概况和电气图所要表述的重点。

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图纸目录,设备、材料表,施工说明三部分。比较简单的工程只有几张施工图纸,往往不再另外单独编制施工说明,一般将文字说明内容写在平剖面图或系统图上。

2、看系统图和框图

系统图和框图表示整体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和主要特征,查看系统图和框图有助于全面了解系统整体。

3、详细剖析电路图

电路图是电气图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难理解的重点。首先要查看一下电路采用的电气符号,了解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清主次电路。其次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进行电路分析。分析主电路时,通常遵循从下往上的原则,即先从用电设备开始,经控制元器件顺次往电源端看。分析控制电路时,则遵循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的原则,先看主电源再顺次看各条支路,分析各条支路电气元件的工作情况及其对主电路的控制关系,注意电气与机械结构的连接关系。

四、电气图的识图要领

1、在阅读电气图时,必须熟悉图中各器件的符号和作用。

2、阅读主电路时,应了解主电路有哪些用电设备,并根据工艺过程了解各用电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的保护方式等。在完全了解主电路的工作特点后,即可根这些特点再去阅读控制电路。

3、阅读控制电路时,一般先根据主电路接触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到控制电路中去寻找与之相应的吸引线圈,进一步弄清楚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另外控制电路一般是依照生产工艺要求,按动作的先后顺序,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并联排列。因此,读图时也应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分析。对于机、电、液配合得比较紧密的生产机械,必须进一步了解有关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的情况,有时还要借助于工作循环图和动作顺序表,配合电器动作来分析电路中的各种联锁关系,以便掌握全部控制过程。

4、最后阅读照明、信号指示、监测、保护等辅助电路环节。对于比较复杂的控制电路可按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解决。无论怎样复杂的控制电路,总是由许多简单的基本环节组成。阅读时可将它们分解开来,先逐个分析各个基本环节,然后再综合起来全面加以解决。

五、电气二次图的识读

1、“先交流,后直流”

一般交流回路比较简单易懂,先看二次接线图的交流回路,把交流回路看完弄懂后,根据交流回路的电气量以及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这些电气量的变化特点,向直流逻辑回路推断,再看直流回路。

2、“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

1)看交流回路要从电源入手,交流回路由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两部分组成。先找出它们是由哪些互感器来的,互感器中传变的电流或电压量起什么作用,与直流回路有什么关系;这些电气量是由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的,它们的符号是什么,然后再找与其相应的触点回路;把每组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所接的每个继电器一个个的分析完,看它们都作用在什么回路,跟哪些回路有关。

2)直流回路要从线圈入手,然后找到对应控制触点,分析其逻辑控制关系。

3、“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查清”

找到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触点,根据触点闭合和开断引起回路变化的情况,再进一步分析,直至查清整个逻辑回路的动作过程。

4、“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不漏”

这是针对端子排图和屏后安装图而言。看端子排图,一定要配合展开图来看,展开图上凡与屏外有联系的回路编号,均应在端子排图上占据一个位置。端子排图仅是一系列的数字和符号的集合,把它与展开图结合起来看,就知道它的连接回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