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发布报告说,美国联邦政府2024财年(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预算赤字预计将达到1.9万亿美元,与2月份预测相比上调27%。不少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债务“野蛮生长”,共和、民主两党难辞其咎,美国债务正在不可持续的道路上失控“狂飙”,而两党出于政治考量都不愿“踩刹车”,尤其在总统大选背景下,两党不太可能出台削减开支、控制债务的实际政策。

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18日表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报告再次表明,美国的财政处于不可持续的轨道上。如果不加以解决,联邦支出和收入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以及利率和联邦借贷成本的上升,将对联邦预算、美国的经济和国家的未来构成挑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指出,财政赤字攀升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长远影响,也给当前美国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带来较大压力。但美国两党却都没有拿出真正有效的约束措施,导致美债滚雪球式地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6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继续有所分化:中国增持,日本、英国减持。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从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连续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2023年3月增持203亿美元美债,同年4月至10月再次“七连降”,同年11月、12月分别增持124亿、343亿美元美债。

中国虽然在4月小幅增持了美债,但年内的累计减持规模仍高达456亿美元,整体的减持趋势尚难说已发生改变。从美债的走势看,美国国债价格在4月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走弱——与价格反向的美债收益率则一路走升,因当时报告显示美国通胀仍顽固地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且一系列经济数据保持强劲,导致投资者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降温。颇有意思的是,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在4月的购金步伐其实是有所放缓的。

4月份,在中国小幅增持的同时,美国前十大海外"债主"的持仓策略出现明显分化。开曼群岛、法国、瑞士等国家/地区选择增持美债,而日本、英国、卢森堡、加拿大、比利时、爱尔兰等国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持。其中,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国的日本,在4月份就大幅减持了375亿美元的美债,持仓规模降至11503亿美元。日本此举主要是为了通过外汇干预,支撑本国的日元汇率。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4月中国小幅增持美债,是在当时美债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出于调整外汇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收益率考虑的投资策略。受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降温影响,4月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均值较3月大幅飙升33个基点至4.53%,美债价格跌幅明显。在美债价格下跌时增持,有利于在后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债价格回升时增厚资产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业内人士看来,4月全球前两大美债持有国的美债交易策略分化,可能是受他们不同的资金使用需求影响。具体而言,4月受美联储延后降息预期升温影响,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大幅回升约40个基点,令中国借机抄底美债以提升买入持有到期策略的整体回报率,相比而言,日本抛售美债,主要目的是筹集美元资金在4月底干预汇市力挺日元。

至于此前一直增持美债的日本和英国,为何突然减持,自然是由于自身经济吃不消了,尤其是日本,由于美国不断采取货币加息手段,导致全球经济形势受到冲击,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经济持续走弱,岸田政府若再不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继续给美国兜底,国内发生的抨击声只会越来越多,其执政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6月2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近期,境外投资者已经连续16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债券持有规模超过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境外资金持续流入银行间市场,彰显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霍颖励表示,对标高水平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目前的现状和金融强国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比如境外投资者参与程度不高、持有债券规模不大、对冲和管理风险衍生品发展不充分等等。

2024年,美国政府的账本上出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国债利息支出竟然超过了7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统计,它几乎成了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符号。一个国家的债务利息支出这么高,这是多么庞大的负担!这个数字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动态和政策决策。得把时间拨回到前几年,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经济放缓,开始了大规模的借贷。

伴随着美国经济下滑、通胀严峻等形势,美元以及美债的处境一直不是很稳定,再加上美方为应对通胀,采取了极不负责任的应对手段,通过美联储进行了多轮强行加息,给其他国家的货币和金融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近年的美国总统频繁使用美元和美债作为武器针对他国,俄乌冲突刚爆发不久,美国就立马将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如果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应对得当,逐步推动卢布和人民币本币结算,俄罗斯的金融系统很可能在2022年就被美西方给打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虽然美国国债的规模还在不断膨胀,但只要它相对于经济总量保持在一定水平,就是可控的,债务的利息成本才是关键。在当天接受采访时,耶伦指出,在当前的高利率环境下,美国政府管理其34.7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的负担加重了。她表示:“如果债务水平相对于经济规模是稳定的,那么我们就处于一个合理的位置。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着眼于债务的实际利息成本,这才是真正的负担所在。”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0日,为拜登政府近期宣布的“对某些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进行辩护,称此次对华新关税具有“高度战略性”。耶伦还顺带批评称,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关税提议十分广泛,会增加消费者的成本。耶伦再次宣称,拜登提出的新关税旨在保护美国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和半导体产业免受中国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的影响,“旨在解决美国国内的经济担忧”。